《品读中国南京》观后感.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品读中国南京》观后感

“读书是福”

“我与书,就像‘鱼和水’”

99岁的版本目录学家沈燮元,是南京图书馆的“镇馆之宝”。

他1955年进入南图工作,虽然已经退休三十多年,但至今依然几乎

每天都准时来到这里工作。在世界读书日这天,《品读中国·南京》

专题节目将镜头聚焦于这位一生读书、爱书、护书、编书的老人,网

友纷纷表达敬意。“沈老不老,有热爱的人永远年轻。”“感谢沈爷

爷对古籍的守护,为中华文化感到骄傲!”“南京是中国唯一的世界

文学之都,城市里都是书香气,人们身上都是书卷气。”

南京,中国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学之都。古往今来的作家在这里操

笔不辍,融千万境地,论时代气象。这里传承了千年文脉,雅怀为序,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2022年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中

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联合总台江苏总站、总台视听新媒体中

心、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联合推出文化专题节目《品读中国·南京》。

当世界文学之都遇见世界读书日,一座城市以文学的方式被打开;人

们阅读着,通过文学与自己相处、与世界相处,通过文学遇见一个艺

术、智慧、浪漫的中国。

节目的主会场设置在南京世界文学客厅。1800年前,这里是中

国历史上第一座文学馆所在地。荐书人、读书人等排座阔谈,细数诞

生于南京的古籍中记载的中国风度。“这不仅是最早的微博体,不只

是看古人的八卦,更体现着魏晋风度。”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

在提到《世说新语》时如此说,他还列举了书中的两则故事:《梅花

三弄》中的“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

主不交一言也”体现出名士风范与人生境界。“桓子野每闻清歌。辄

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这是“一往情深”

的出处,寥寥数语体现魏晋时代人们将生活艺术化的精神。

节目推荐的另一本古籍《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于

南京创作的中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这本书第一次体现了中国文学

自觉性和民族审美观的塑造。梳理其《宗经》篇,所谓“性灵熔匠,

文章奥府”,故可以“开学养正,昭明有融”,以至“后进追取而非

晚,前修久用而未先”,犹如“太山遍雨,河润千里”。这一番论述,

将中华经典文化的功效说得透彻明白。

古籍中有中国精神的无声内核,也是中华经典的有形载体。古籍

的修复与保护,是传承文脉、培根铸魂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在世界读

书日,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的王燕副校长和古籍修复市级传

承人许继香老师,在《品读中国·南京》展示了古籍的修复、保护工

作,令观众钦佩和感动。

99岁版本目录学家沈燮元,几乎每天都准时出现在南京图书馆

的古籍编目办公室,开始他一天的工作。沈燮元在图书馆待了一辈子,

看了一辈子书,觉得“自己的运气好得不得了”。这位我国的版本目

录学领域元老级人物,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只看一眼就能辨别

古籍版本及真伪。他花了三十多年时间整理清代藏书家黄丕烈的《士

礼居题跋》这一重要学术界宝藏,立志做出更加完善、全面的版本。

从编纂到完稿,80多万字全靠沈燮元手写。

“古籍医生”的“手艺”同样令人大开眼界,破损不堪的纸页在

修复工作者的手中被奇迹般“复原”。年轻的他们创新出多种方法提

高修复效率和效果,为古籍注入“新生力量”。沈燮元在《品读中国·南

京》中谈到对书的感情时说:“读书是福”观众纷纷刷屏,并说:“有

书读是福、能读书是福,会读书是福。”“感谢书籍让我‘悟’了。”

“从古籍里品读中国,感觉自己的文化DNA动了,这就是文化自信吧!”

南京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开始走向独立和自觉的起步之城,尤其自

东晋以来,南京的文学创作始终保持蓬勃的热情,一直有高数量、高

质量的作品产生。无数文人墨客在南京笔耕不辍,挥洒文采,《诗品》

《文心雕龙》《千字文》《登金陵凤凰台》《声声慢》《桃花扇》《永

乐大典》《红楼梦》等作品都与南京有不解之缘。而作为世界文学之

都,它更是一个世界文学客厅,是古今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

然,令作家心领神会、文采勃发,留下文学印记。金陵城,为中华文

脉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万历十二年秋,汤显祖第四次来到南京。当时的南京已是人文荟

萃之地,汤显祖常以诗文、词曲与当时南京著名的戏曲活动家切磋唱

和,并致力其戏曲处女作《紫箫记》的创作。后在曲友的鼓励下,“更

为删润”地完成了名篇

文档评论(0)

186****81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