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词 赏析.pdf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边塞诗词赏析

边塞诗中的戍边士卒是边塞战争的见*人,他们在战争过程

中所见、所闻、所思也就是对整个边塞战争最为真实的反映。

柳中庸《征人怨》赏析

岁岁金河复玉关[1],朝朝马策与*环[2]。

三春白雪归青冢[3],万里黄河绕黑山[4]。

[1]金河:又称黑河,流经内蒙中部,入黄河。唐时有金河县。故

址在今内蒙呼和浩特市南。玉关,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阳

关在其东南,均为古时通西域要道。

[2]策:马鞭。

[3]青冢:王昭君墓。传说塞外草白。昭君墓常见草*青青,故称。

[4]黑山:又名杀虎山。在今内蒙呼和浩特附近。

【赏析】

柳中庸,名淡,以字行。中唐河东人,宗元同族。御史并之弟。

与弟中行,皆有文名。今存诗十三首。

边塞诗盛于唐代,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的表现戎马征戍,有

的描绘异域风光。有的为征夫写恨,也有的代思妇拟言。边塞的好题

材,在盛唐差不多已经写完。盛唐以后,写边塞诗是不能不费一点心

思了。

柳中庸这首《征人怨》,乍看题目。觉得有些熟烂。然而。诗人

却不落窠臼。此诗虽亦写怨,却非关征人回首、佳人断肠之类。首句

1

并列两个地名“金河”、“玉关”,二者用“复”字关联,次句出以“马策”、

“*环”,中间用“与”字连接,各有一个时间副词,一说“岁岁”,一日“朝

朝”。“金河”、“玉关”都是征战之地,在此意念上,二者绝无分别。“马

策”、“*环”虽为两个事物,却是共同说明马不歇鞍,人不解*的内涵。

“金河”和“玉关”、“马策”与“*环”相比并。以其重复表现生活的单调,

“复”字和“与”字流露一种无可奈何的厌倦之感,换成今天的说法,即:

不是金河就是玉关,整天价手不离马策与*环。而“岁岁”则把这种厌

倦之感以时间的无限延伸极大地加重了,就是说,这种生涯无休无止。

“朝朝”又把令人烦厌的重复行为的频率推到极致。教人难以忍受。诗

人巧妙地利用(诗句)的蝉联偶对的特点,使此种情绪得到最充分的

表达。“马策与*环”对应“金河复玉关”,“朝朝”对应“岁岁”,音节增加

一倍,意蕴上则产生相生互补的效果。从而诗的构思更显得细密周匝。

三、四两句是诗意的加深和扩展。“三春白雪”对塞外的环境特点

稍作烘托,颇含悲凉之意;全句着重点则是落脚的三个字:“归青冢”。

“青冢”所在,其时虽属唐辖境,但毕竟为胡域,诗人说“归青冢”(大约

唐*无事时在这一带休整),由这个“归”字,即可知征人无还乡之期。“青

冢”在这里似也有一种象征意味;难道说我们这些征人也如王昭君一

样,将长留塞外么?结句说行*、转战。如果说前二句从时间写征人的

感受、情绪,那么,后两句则从空间张大视角,青冢——黄河——黑

山,给人以山高水长的距离感。诗人既以“万里黄河”展示地域之广阔,

复以“绕黑山”状征途之回转曲折。“绕”是绕来绕去,不同于单线征程,

走过不再回头。这个字,同前面的“金河”、“玉关”、“马策”、“*环”的

2

重复,单调感一脉相承。诗的前半写征戍无止期,后半则写征途无尽

头,结构上也恰好对称,而于字句间透着“欲归无计”的渺茫。

此诗似乎从总体上暗示给读者这样一个问题:难道这是人的生活

么?远在一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就有过这一类哀怨:“匪兕匪虎,率彼

旷野”,“哀我征夫,独为匪民!”(《(诗经)小雅·何草不黄》·)汉末(古

诗)中所谓“十五从*征,八十始得归”。其怨甚深。前者是对戕害人*

的统治者的反抗的呼声,后者则是血泪的控诉。

这首诗妙在:写怨而不著一字怨语,毫无迹象可求。诗人布局之

巧妙,手法之高明,气象之开阔,格调之雄浑。足以同王昌龄的作品

相匹敌。

第2篇:边塞诗赏析

1、生平:

高适(701-765)是盛唐边塞诗的主要创,这和他的边塞经历有

密切的关系。高适在人生的早年,就渴望从*,建立边功。他写下了这样

的诗句:“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画

图麒麟*,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自天宝十二年(753)

开始,高适长期从*,三度出塞,*旅(生活)体验丰富。高适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行合一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喜欢音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