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气体吸收(2)课件(共37张PPT)《化工单元操作(第三版)》同步教学(化工版).pdf

第5章气体吸收(2)课件(共37张PPT)《化工单元操作(第三版)》同步教学(化工版).pdf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气体吸收

5.3吸收速率

一、传质的基本方式

1、吸收过程涉及两相间的物质传递,它

包括三个步骤:

①溶质由气相主体传递到两相界面,即

气相内的物质传递;

一、传质的基本方式

1、吸收过程涉及两相间的物质传递,它

包括三个步骤:

②溶质在相界面上的溶解,由气相转入

液相,即界面上发生的溶解过程;

(易)

③溶质自界面被传递至液相主体,即液

相内的物质传递。

二分子扩散与涡流扩散

1.分子扩散:依靠物质分子的热运动,物质从一处转移到

另一处的过程。

2.机理:分子的热运动

3.平衡态:没有组分的净转移。

说明:只要浓度差△C存在,会有分子扩散引起的物质传

递。

二分子扩散与涡流扩散

静止流体:存在浓度差(△C),分子的热运动,物质从高浓

度地方扩散到低浓度的地方。

层流的流体:如果与垂直的方向存在浓度差(△C),亦可由

高C向低C方向扩散。

湍流的流体:只要存在△C,也有物质通过分子扩散从高C

处→低C处。

2.涡流扩散

定义:有浓度差时,凭借流体质点的湍动和旋涡来

使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进行传递的现象称

为涡流扩散。

原因:流体质点的脉动和旋涡引起流体质点的碰撞

与混合。

与分子扩散的比较:物质传递现象;分子扩散——

热运动、速率较慢,涡流扩散—一质点的碰撞混

合,速率快。

三、吸收过程的机理

为了解决多相传质问题,路易

将固体溶解理论引入传质过程,

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双膜模型.

双膜理论的基本观点一膜模论(双膜论)

1、气液相接触面两侧有气、液膜,吸收质以分子

扩散的方式通过两膜层。(流速越大,膜层厚

度越小)

2、气液两相主体浓度不变,浓度变化在膜层中

——阻力集中在两膜层中。

3、相界面处,吸收质在气液两相中浓度达到平

衡一相界面上没有阻力。

结论:吸收过程是吸收质经由气、

液两膜层的分子扩散过程,

两膜层的阻力为吸收过程

的两个基本阻力,决定了传质速率

的大小——双阻力理论。

界面

PA

C

【相湍流主体液相湍流主体

CA

Z

吸收过程:气相中吸收质的pp*时,吸收质以p-p*推动

力克服气膜厚度的阻力,以分子扩散的方式通过气膜到相

界面上,界面上pi和C成平衡,吸收质以Ci-C的浓度

差推动力克服液膜厚度的阻力,以分子扩散穿过液膜,从

界面扩散到液相主体,完成此过程。

适用范围:具有固定相界面的系统以及流动速度不高的两

流体间的传质。

局限性:具有自由相界面的系统,尤其是高度湍流的两流

体间的传质。

原则上讲,若已知气、液相传质分系数k?和k,我们

便可通过双膜模型,联立求解得到未知的气、液界面

组成pi和Ci,再求得传质通量NA。

三、吸收速率方程式

吸收速率:在吸收操作中,每单位相际传质面积上,单位时间

内吸收的溶质量。

吸收速率方程:表明吸收速率与吸收推动力之间的关系式。

(一)气膜、液膜吸收速率方程式:

p个

PA(a)

N?=kg(p-pi)=k?(C?-C)

—(b)

N—分子扩散速率kmol/m2·

pi

p、p?—吸收质在气相主体、相

界面处的分压kP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乐毅淘文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113104600004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