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研究[全文5篇] .pdfVIP

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研究[全文5篇] .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研究[全文5篇]--第1页

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研究[全文5篇]

第一篇: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研究

“文言文”是以先秦汉语为基础形成的古代汉语书面语,不仅记

录着“华夏”这一民族的存在,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品格的

载体。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高中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存在不少问题,

如课上无法很好理解文本思想内涵、认为文言文枯燥无趣,课下对文

言文注释死记硬背,产生畏难心理等。高中时期文言文学习出现的这

些问题,是初高中文言文教学断层造成的。

初高中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对比《义务教育语文课

程标准》(2011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高

中阶段在初中阶段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如“能够掌握常见的

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更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强调学习

作品的文化价值等。

针对初高中的差异,教师应有意识地缩短初高中文言文教学上的

差距,制定有效的衔接教学策略,让学生适应高中文言文学习,使初

高中文言文学习得以系统化。

一、重视语法知识的补充

高中教师反映,在课堂上教授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语法知识,

学生茫然无所知。这是由于初中阶段文言文重视理解“基本内容”,

中考对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几乎不涉及,本

着“考什么教什么”原则的一线教师就在课堂上淡化甚至回避了基础

语法知识的教学,这就与高中阶段的学习形成了语法断层。

在当前部编版的语文教材中已开辟了语法知识的专题补充,教师

在教学时应注意对语法知识的梳理。可在学生零散的语法知识基础上,

帮助学生将相关知识贯通起来。例如,在九下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时,“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一句中的意动用法,教师可引導学生

列举所学例句,如《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醉翁亭记》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其中“异”“乐”(第一

个乐字)与“美”皆为意动用法,结合例句说明意动用法——“谓语

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研究[全文5篇]--第1页

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研究[全文5篇]--第2页

动词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用作意动的词可以翻译为“以……

为……”“认为……是……”这样将语法前后贯通,引导学生自主梳理、

归纳,将语法知识逐渐“立体”起来。

二、依原则处理文言文的字词

文言有一套自己的词汇系统,大多数字词与现代汉语相比,不是

意义有所不同,就是用法有些两样。一线教师对“字词”的释义往往

过于生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字词的含义,导致“费时多,成效小”,

学生容易思维僵化,对文言文学习产生畏难、厌学的心理,到了高中

则会更加明显。

在处理文言文字词方面,王荣生、童志斌教授提出了“放过”和

“突出”的原则。认为无需以“字字落实”的方式来串讲文言文字词,

在学生理解不发生困难的、古今意义一致的、生僻的教科书已经做了

浅易注释的文言字词,不需要特别处理,课堂上可以“放过”。而对

古今“同中有异”的“常用字词”,在文言文教学中则应予以“突

出”。“突出”并不是机械地记忆字义,而是教师做简单交代,在

“突出”的过程中给学生补充一些词汇方面的知识,勾画这个词的词

义发展网络,这样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迁

移能力。

三、“文”“言”统一,关注文化内涵

在文言文教学中,“文”“言”分离是初中阶语文教学的主要问

题。当下,初中文言文教学大多停留在凌空蹈虚地阐释文旨,这限制

了学生对文章的感悟、思考能力,违背了文言文教学的初衷,也无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3****17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