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教案(表格式).docxVIP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教案(表格式).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1课

《内聚与外溢——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的首篇课文,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有严格的区别。在今天我们的国土领域之内,我国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期建立的政权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均视为民族关系。对外交往指的是国家关系,中国古代的国家关系指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往。本课共有四个子目“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中国古代的民族交往”,前三个子目按照秦汉至明清时序重点阐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民族关系、管理制度。第四子目以专题形式简要讲述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及基本体制。

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课程中简单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边疆管理制度,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经过高中近一年的历史学习,学生的历史思维、学习技能初步具备,因此在新课教学时,让学生动手梳理基本史实掌握必备知识,理顺时序脉络,精选重要史实,围绕重点内容设置问题,集中力量训练思维品质,提高核心素养水平。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民族关系和边疆管理制度,运用时空定位在对应朝代疆域地图上找到具体地理标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运用文献、地图、图片以及教科书资源,分析不同时期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明清朝贡体制的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展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和对外交往的突出表现,理解民族交流交融是主流,认识我国和平、和睦、和谐的对外交往理念。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认同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民族关系、边疆管理制度以及朝贡体制

教学难点

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中民族交融是主流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视频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满江红》中朗诵《满江红》的片段。

导入语:这段视频是不是很有感染力,我第一次看这段视频的时候是寒假在电影院看到的,虽然这部电影存在很大争议,但这段表演确实非常的震撼人心,可在震撼之余,我突然意识到岳飞抗金,“金”指的就是女真族,而老师的家乡辽宁抚顺正是女真族当时的所在地也是后面满清的发源地,所以突然发现金人竟是我自己,不只是我当时座无虚席的电影院里都是所谓的金人呀。千年前的宋金是并立的两个政权,而距离宋朝1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全国56个民族是一家,那我们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的学习。

由熟悉的内容引入本课,使学生尽快进入本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一、内聚: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之路

(一)

内聚之由

出示材料:中国在其有史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四面一直被有效地切断。它的西南面和西面,乃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东面,是直到近代方能逾越的太平洋;北面和西北面,则为沙漠和大草原,它们起着很大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中国人又进一步加强了;他们为了防止凶险可怕的游牧部落入侵,在那里筑了一道长达1400哩的长城。这种与世隔绝的意义就在于,它使中国人能在较中东或印度诸民族更少面临外来入侵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出示材料:偏重于种植业的中原农区需要从牧区取得牲畜和畜产品,作为其生产和生活的补充。牧区的游牧民族种植业基础薄弱,靠天养畜,牧业的丰歉受生活条件变化影响极大,其富余的畜产品需要向农区输出,其不足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更需要从农区输入,遇到自然灾害时尤其如此。

——田广林《契丹货币经济史》

出示各朝代疆域图及边疆治理措施。

出示材料:封建统治者虽然有着“胡夏之辨”“夷夏之辨”,以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言论,但并不完全排斥外来文化,而是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策略,用先进的中原文化来吸引、感召“四夷”。同时,边疆各少数民族并不只是被动地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而是以其自身的优势对中原文化产生影响,使得中原文化中有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元素。

——杨松禄《论边疆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

思考:从多角度分析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

小组合作:完成中国古代与边疆民族有关的机构与政策表

从地理、经济、政治和文化角度分析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原因。

完成完成中国古代与边疆民族有关的机构与政策表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