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城镇与乡村——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随堂小练(含解析).docxVIP

5.2 城镇与乡村——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随堂小练(含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年

5.2城镇与乡村——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随堂小练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据此完成1~3小题。

1.文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A.乡村,这里有河流 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C.城市,这里有田野 D.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

2.该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河流沿岸,水运便利 B.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C.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D.位于沿海,海运便利

3.材料中描绘了家乡的美丽景色,我们想要拥有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大量使用一次性的木筷 B.超市购物时使用塑料袋

C.放学后教室无人不关灯 D.上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据此,完成4~5小题。

4.文中描述的“桃花源”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A.城市,这里房屋密集 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C.乡村,这里住房紧张 D.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

5.有利于“桃花源”形成和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A.鸡犬相闻 B.阡陌交通 C.土地平旷 D.屋舍俨然

如图为《姑苏繁华图》(局部),该图反映了当时苏州商人云集、货物琳琅满目的市井风貌。据此完成6~7小题。

6.图中景观反映的是()

A.工业生产 B.农业生产 C.城市聚落 D.乡村聚落

7.由图中景观推断当时该地()

A.商业落后 B.屋顶坡度小 C.全年降水量少 D.水运发达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句“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描写了城市与乡村不同的场景。下图为古代城市与乡村的景观图。据此完成8~9小题。

8.诗中“此地”的聚落类型与特征是()

A.乡村房屋矮,农业为主 B.城镇房屋矮,数量少

C.乡村房屋少,商业为主 D.城镇房屋高,数量多

9.若该地聚落由“此地两三家”演变为“城中十万户”,其变化是()

A.鱼塘增多 B.农田增多 C.人口减少 D.商户增多

10.聚落是人类生存的主要聚居地,古代文人有众多描述聚落的优美诗句广为流传。读某地景观图和《雨过山村》诗句,完成下列问题。

(1)“雨里鸡鸣一两家”说明该地属于______(乡村、城市)聚落,这种聚落一般规模较____(大、小),从事的经济活动有_______。

(2)通过“竹”“溪”“蚕”“桅子花”说明该地降水量_________(大、小)。

(3)诗句能反映的该地聚落形成发展的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该诗是描写陕西某地景象的,该山村可能是位于_______(延安、宝鸡、汉中、西安)地区。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聚落有城市和乡村两种形式,二者主要的区别是乡村以农业生产为主,城市以非农业生产为主。由题可知,这里有“田野”、“冬麦”、“高梁”、“荷塘”、“果香”,因此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判断该地为乡村聚落,B正确。故选B。

2.答案:A

解析:由题可知,“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边流淌”,说明该聚落位于河流沿岸,有丰富的灌溉水源,水运便利,其余的题中均未提到,A正确。故选A。

3.答案:D

解析:想要拥有绿色生活、美丽家园,应少使用一次性的木筷,超市购物时少使用塑料袋,放学后教室无人及时关灯,上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D正确。故选D。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良田为乡村的标志,良田、美池、桑竹为农村景观,因此以农业生产为主,B正确。故选B。

5.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平旷有利于聚落的建设,为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C正确;鸡犬相闻说明居住距离近,人口众多,不属于自然条件,A错误;阡陌交通说明小路纵横,交通便利,不属于自然条件,B错误;屋舍俨然说明房屋整齐,不属于自然条件,D错误。故选C。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商人云集、货物琳琅满目”,结合图中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密集的房屋等可知,图中景观反映的是城市聚落,C正确。故选C。

7.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商人云集、货物琳琅满目”可知,当时该地商业发达,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屋顶坡度较大,说明该地降水量较大,B、C错误;根据图中密集的船只可知,当时该地水运发达,D正确。故选D。

8.答案:A

解析:由题目可知,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句“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中的“此地”只有两三家,说明住户少,是乡村聚落,房屋矮小、以农业为主,A正确;城镇是以商业为主,房屋更多更高,B、C、D错误。故选A。

9.答案:D

解析:若该地聚落由“此地两三家”演变为“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