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见的叶圣陶》朱自清.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所见的叶圣陶

朱自清

我第一次与圣陶见面是在民国十年的秋天。那时刘延陵兄介绍我到吴淞炮台

湾中国公学教书。到了那边,他就和我说:“叶圣陶也在这儿。”我们都念过圣

陶的小说,所以他这样告我。我好奇地问道:“怎样一个人?”出乎我的意外,

他回答我:“一位老先生哩。”但是延陵和我去访问圣陶的时候,我觉得他的年

纪并不老,只那朴实的服色和沉默的风度与我们平日所想象的苏州少年文人叶圣

陶不甚符合罢了。

记得见面的那一天是一个阴天。我见了生人照例说不出话;圣陶似乎也如此。

我们只谈了几句关于作品的泛泛的意见,便告辞了。延陵告诉我每星期六圣陶总

回甪直去;他很爱他的家。他在校时常邀延陵出去散步;我因与他不熟,只独自

坐在屋里。不久,中国公学忽然起了风潮。我向延陵说起一个强硬的办法;--实

在是一个笨而无聊的办法!--我说只怕叶圣陶未必赞成。但是出乎我的意外,他

居然赞成了!后来细想他许是有意优容我们吧;这真是老大哥的态度呢。我们的

办法天然是失败了,风潮延宕下去;于是大家都住到上海来。我和圣陶差不多天

天见面;同时又认识了西谛,予同诸兄。这样经过了一个月;这一个月实在是我

的很好的日子。

我看出圣陶始终是个寡言的人。大家聚谈的时候,他总是坐在那里听着。他

却并不是喜欢孤独,他似乎老是那么有味地听着。至于与人独对的时候,自然多

少要说些话;但辩论是不来的。他觉得辩论要开始了,往往微笑着说:“这个弄

不大清楚了。”这样就过去了。他又是个极和易的人,轻易看不见他的怒色。他

辛辛苦苦保存着的《晨报》副张,上面有他自己的文字的,特地从家里捎来给我

看;让我随便放在一个书架上,给散失了。当他和我同时发见这件事时,他只略

露惋惜的颜色,随即说:“由他去末哉,由他去末哉!”我是至今惭愧着,因为

我知道他作文是不留稿的。他的和易出于天性,并非阅历世故,矫揉造作而成。

他对于世间妥协的精神是极厌恨的。在这一月中,我看见他发过一次怒;--始终

我只看见他发过这一次怒--那便是对于风潮的妥协论者的蔑视。

风潮结束了,我到杭州教书。那边学校当局要我约圣陶去。圣陶来信说:“我

们要痛痛快快游西湖,不管这是冬天。”他来了,教我上车站去接。我知道他到

了车站这一类地方,是会觉得寂寞的。他的家实在太好了,他的衣着,一向都是

家里管。我常想,他好像一个小孩子;像小孩子的天真,也像小孩子的离不开家

里人。必须离开家里人时,他也得找些熟朋友伴着;孤独在他简直是有些可怕的。

所以他到校时,本来是独住一屋的,却愿意将那间屋做我们两人的卧室,而将我

那间做书室。这样可以常常相伴;我自然也乐意,我们不时到西湖边去;有时下

湖,有时只喝喝酒。在校时各据一桌,我只预备功课,他却老是写小说和童话。

初到时,学校当局来看过他。第二天,我问他,“要不要去看看他们?”他皱眉

道:“一定要去么?等一天吧。”后来始终没有去。他是最反对形式主义的。

那时他小说的材料,是旧日的储积;童话的材料有时却是片刻的感兴。如《稻

草人》中《大喉咙》一篇便是。那天早上,我们都醒在床上,听见工厂的汽笛;

他便说:“今天又有一篇了,我已经想好了,来的真快呵。”那篇的艺术很巧,

谁想他只是片刻的构思呢!他写文字时,往往拈笔伸纸,便手不停挥地写下去,

开始及中间,停笔踌躇时绝少。他的稿子极清楚,每页至多只有三五个涂改的字。

他说他从来是这样的。每篇写毕,我自然先睹为快;他往往称述结尾的适宜,他

说对于结尾是有些把握的。看完,他立即封寄《小说月报》;照例用平信寄。我

总劝他挂号;但他说:“我老是这样的。”他在杭州不过两个月,写的真不少,

教人羡慕不已。《火灾》里从《饭》起到《风潮》这七篇,还有《稻草人》中一

部分,都是那时我亲眼看他写的。

在杭州待了两个月,放寒假前,他便匆匆地回去了;他实在离不开家,临去

时让我告诉学校当局,无论如何不回来了。但他却到北平住了半年,也是朋友拉

去的。我前些日子偶翻十一年的《晨报副刊》,看见他那时途中思家的小诗,重

念了两遍,觉得怪有意思。北平回去不久,便入了商务印书馆编译部,家也搬到

上海。从此在上海待下去,直到现在--中间又被朋友拉到福州一次,有一篇《将

离》抒写那回的别恨,是缠绵悱恻的文字。这些日子,我在浙江乱跑,有时到上

海小住,他常请了假和我各处玩儿或喝酒。有一回,我便住在他家,但我到上海,

总爱出门,因此他老说没有能畅谈;

他写信给我,老说这回来要畅谈几天才行

文档评论(0)

明明如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