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VIP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程标准

1.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

关系的讨论。

2.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核心素养

1.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探讨中国古代的礼法思想。(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结合儒学对西汉时期法律的影响,了解春秋战国以后中华封建法系的发展。(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知识导航

一、夏商西周时期的法治与德治

1.法治:《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表明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夏商时期,法律严酷。

2.德(礼)治:西周统治者建立起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

二、东周时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1.叔向和子产之争

(1)起因: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2)概况:子产“铸刑书”,引发了一场辩论。邻国一位名叫叔向的官员写信给子产,反对他刊布法律,理由是刑罚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这是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3)儒家与法家之争

儒家

法家

主张

人性善,主张德治。

人性恶,主张法治。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孔子:提出统治者要“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不要过度消耗民力。

商鞅:在秦国颁行法令,进行改革。

孟子:建议统治者要“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韩非:主张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特点

以礼为主(王道)。

以刑为主(霸道)。

影响

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但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

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三、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时期。

(1)律: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律的编纂。

汉承秦制,制成《九章律》。

(2)令: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2.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

(1)原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

(2)措施: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

(3)量刑原则: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

3.唐朝。

(1)法律。

①表现:唐高宗修订颁布《永徽律》,后命人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

②特点:礼法结合。

(2)教化。

①提倡礼治,颁行《大唐开元礼》。

②基层教化:推广重视家训的经验,在社会层面强化基层教化。

四、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法律。

(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

(2)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广泛援引唐律。

(3)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特别重视“例”。

(4)清朝: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大清律例》。

2.教化。

(1)理学。

形成

北宋

代表

人物

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

影响

①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逐步建立统治地位。

②程朱理学控制教育与科举,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

③朱熹《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2)乡约。

①创造者:北宋吕大钧兄弟。

②范本:《吕氏乡约》。

③发展。

明朝

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并引用《大明律》解释六谕,具有强制力

清朝

宣讲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的《圣谕广训》,宣讲时常常引用《大清律例》

④特点:经政府利用和推广具有约束力;与法律合流。

习题巩固

1.隋文帝颁布《开皇律》时说:帝王作法,沿革不同,取适于时,故有损益。这反映了隋文帝()

A.崇尚法治B.以民为本

C.注重革新D.维护公正

2.《唐律疏议.斗讼》规定,对于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处以与诬告之罪相等的反坐。清代制定了非常完整的互监法,规定凡定差不公,考核不当,巡按贤者不荐,不肖者不纠,诸御史亦得论劾。上述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A.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

B.监察机关与监察权逐步独立

C.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

D.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

3.(2024南京高二检测)《唐律疏议》规定:伤重致死者,尊长犯卑幼,期亲以下处绞,期亲以上处流;祖父母、父母仅处徒。幼犯长,一概处斩。这反映了唐代法律()

A.坚持慎刑宽仁原则B.缺乏理性精神

C.渗透儒家宗族伦理D.注重道德教化

4.唐初统治者提出:法律要宽大,既要减少罪名也要减轻刑罚,法条要简约。这体现出的法律思想是()

A.隆礼重法B.立法宽简

C.慎狱恤刑D.德本刑用

5.(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尚书.吕刑》记载,周代的刑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