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讲+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导学案-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docxVIP

第30讲+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导学案-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四单元边疆、经济与基层社会治理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从古至今,东西方各国的民族外交、货币税收、基层治理等均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各国国情、社会治理各有千秋。

阶段

中国

西方

古代

中国古代以因俗而治和朝贡体制为特征的民族外交关系、以控制货币和赋役征发为特征的财政体系、以官主民辅为特色的社会救济,无不是建立在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基础之上,上以国家统一为依托,下以户籍管理和基层组织为基石

建立在工商业经济基础上的西方文明,基层治理体现出更多的自治成分。古希腊的村社自治,中古西欧的庄园管理、城市自治、宗教伦理和教会管理则是基层管理的重要表现形式

近代

外交上从不熟谙到灵活运用国际法、中华民族从自醒到自决再到自立、货币从纷杂多变到最终统一、海关管理权从丧失到回归、个人所得税从酝酿到设立税种,但一直没有开征,这些无不映衬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曲折

民族国家的形成、地方自治和社会保障的发展、国际法和金本位的世界货币体系的逐渐形成,体现了西方国家社会治理的国内外成就

现代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税收制度、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个人所得税的开征、社会保障制度的成熟,无不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瓦解,反映了西方大国间的矛盾冲突及实力对比的变化;社区自治和福利国家建设则体现了西方国家基层治理与社会治理的特色

第30讲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目标任务】

课堂目标

听课问题

1.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2.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以及国际法的发展。

3.了解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意义,以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1.如何掌握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以及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如何梳理并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国际法的发展?(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3.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阶段性特征?(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知识特训】

素能一交流互动——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史料一①

史料二奉天承运,皇帝敕谕,英吉利国王知悉: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特遣使恭赍表章,航海来廷,叩祝万寿,并备进方物,用将忱悃。朕批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②……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③。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④。

——乾隆帝给英国国王的敕谕

问题:(1)根据史料一,指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举措。

(2)史料二体现了清朝怎样的外交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发展趋势。

试答:(1)

(2)

素能教练

1.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与特征

(1)方式

①民族迁徙:秦汉以来,匈奴、鲜卑、契丹、蒙古、女真等民族大举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与汉族人民杂居相处。

②联合斗争: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使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③友好往来:在和平的环境中,统治者通过和亲、册封、会盟等方式,推动各族人民频繁交往,使民族大交融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战乱期间,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始终未曾间断。

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政策和制度建设,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辽朝南北面官制度、元朝“行汉法”等,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2)特征

①交融的向心性: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经历了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中心,以汉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