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学习目标】

1.运用联系发展、客观辩证的方法,评价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

2.通过文献资料记载,实证戊成变法运动的原因、经过、特点、影响。

3.认识义和团运动反对列强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习重难点】

1.戊戌维新运动的背景、过程,理解认识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认识其对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的影响。

2.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知识梳

一、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1)政治形势:《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深,人民的民族意识增强

(2)思想基础: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思想——托古改制

·原因:①儒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封建势力强大,借助孔子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评价:①积极:减少了变法阻力,为维新运动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②局限:虽反对封建制度,但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寻找根据,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序幕:“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3、高潮:“百日维新”

(1)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

(2)内容:

类别

颁布的新法

作用

政治方面

裁剪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政

经济方面

▲体现性质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文学教育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有利于先进思想文化传播

运动性质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思想解放运动

(3)特点:范围广、力度大、操之过急

(4)局限性:①没有实行兴民权、开国会、定宪法等措施,没有触动封建统治基础。

②改革策略比较激进,且触及了封建官僚的切身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③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④对帝国主义存有幻想,妄图依靠日美干涉的办法开展运动。

4、结果:“戊戌政变”

(1)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再次临朝训政

(2)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戊戌六君子”被杀(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

(3)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5、历史意义

①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开启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法具有爱国性、进步性、启蒙性。

②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6、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

(2)守旧势力强大。(顽固派)

(3)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人民群众)

(4)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7、启示: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二、义和团运动

1、背景

(1)根本原因:《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直接原因:反洋教斗争的推动

(3)其他原因: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一系列冲突;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2、评价:

(1)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也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

(2)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3)展现出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3、认识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

(1)扶清:有利于争取清政府支持,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2)灭洋:能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带有盲目、笼统的排外性质。

(3)扶清灭洋:具有爱国性质,突出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三、民族危机的加深

1.《辛丑条约》的内容

内容

危害

惩办“首祸诸臣”

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本息共计白银约9.82亿两

加重人民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

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拆、驻

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

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驻扎军队。

腹地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

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危害最大)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瓜分行不通,扶植代理人,以华制华▲

3、《辛丑条约》的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1)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