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docxVIP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学案

课标导航

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学习重点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和基层管理组织

学习难点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和基层管理组织与古代其他制度的关系

知识导航

一、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1.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战国

时期

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秦朝

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汉朝

(1)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2)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

隋朝

命州县官“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

唐朝

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宋朝

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元朝

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明朝

(1)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

(2)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清朝

(1)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2)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3)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2.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基层组织

秦汉

县下设乡和里。乡里制度基本为后世所沿袭

唐朝

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明朝

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2)社会治理

①特点: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②演变

秦汉

建立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唐朝

建立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北宋

王安石实施保甲制

明朝

王守仁在南赣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

清朝

a.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

b.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3.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原因:

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灾害发生时,人民生活缺少保障。

②孟子、墨子等思想的影响。

(3)表现

社会救济

优抚政策

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

秦汉: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

隋唐: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

唐朝: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

宋朝: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

明清: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

(4)作用: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

习题巩固

1.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有登录户主姓名、妻子、儿女的年龄,以及财产,如奴婢、田宅等;在居延汉简中也保存了户籍的片段,每户名下,均登录属于本户的人口及奴婢、田宅、牛马、车辆等状况。这些信息可以直接印证()

A土地私有是否取得优势地位

B边疆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状况

C治理体系向基层延伸的情况

D政府对私有财产权的重视程度2东晋政府对南方原始居民以黄纸进行登记,称为黄籍;对从北方南渡而来的人口以白纸进行登记,称为白籍,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自东晋成帝至陈文帝,政府先后进行了十次土断,与世家大族争夺人口。该时期户籍制度的变化()

A反映了专制集权的加强

B解决了人口隐匿的问题

C导致了士族势力的没落

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3.唐代《考课令》将户口增减作为评定州县官员考第的一项重要指标,若抚育有方、户口增益,则会升进相应的考第;若抚养乖方、户口减损,则会降等。由此可知,唐代()

A地方考核的标准化

B强化户籍管理维护统治

C注重维护财税基础

D官员行政能力得到强化

4.明朝把全国人口按职业分为民、军、匠三类进行造册登记:军户提供兵役;民户提供赋役;匠户名目繁多,有灶户(煮盐业)、乐户(娱乐业)等。各种户籍世袭固定,严禁私自逃亡换籍。这些措施()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加剧了社会阶层分化

C有利于社会管理

D减缓了人口增长趋势

5.(2024.泰州高二上期末)隋朝开皇五年,全国实行大索貌阅,按人查对户口,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流配远方。堂兄弟以下则要分居。这次检括户口计帐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隋朝大索貌阅()

A.导致中国人口增加

B旨在减轻农民负担

C,配合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