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试卷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33页
9.2提高防护能力学科术语
目录
TOC\o1-3\h\z\u防护能力 1
预判能力 4
避险和逃生能力 8
防护能力
01明晰概念
释义
防护,可作为名词或动词,分别解释为一种防备和保护的方式或方法和保护措施。
(2)教材释义
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如果我们能在平时多掌握一些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在需要紧急救护时,就不会束手无策,并可以争分夺秒地施救,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3)延伸拓展
防护基本解释:
1.一种防备和保护的方式或方法。对于他们的军事工业的一种进攻性防护。
2.为使人、畜、装备和物资免受或减轻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杀伤破坏而采取的保护措施。人体防护。
防护出处与详解:
1.防备。
《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凡遣使送客者,欲为防护寇害也。”
2.防止。
《百喻经·驼瓮俱失喻》:“希心菩提,志求三乘,宜持禁戒,防护诸恶。”
3.保护。
①元无名氏《争报恩》楔子:“待上任后,另差人马迎接,一路上也好防护。”
②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沦单福新野遇英主》:九郡四十二州县官僚俱在此,吾为上将,岂可不防护?
③?碧野《没有花的春花》第一章:“他把扁担防护着自己。”
4.监视防范。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八:“﹝张华﹞乃叹曰:‘天下岂有此年少。若非鬼魅,则是狐狸。’乃扫榻延留,留人防护。”?
02易错易混
判断:有的同学认为,我们学习、生活都在平原地区,没有必要懂得一些防护泥石流的知识。
【解析】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虽然我们学习、生活在平原地区,平原地区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比较小,但如果我们外出学习、旅游、工作呢,或许会到山区或丘陵地带,我们掌握一些防护泥石流的知识与技能没有坏处,也是提高自己安全意识与防护意识的表现。
03学以致用
1.【2023·云南】为防范踩踏事件发生,学校开展了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学习,你认为当遭遇拥挤踩踏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弯下腰系鞋带、捡东西
B.推搡别人,以便快速前进
C.惊慌失措,逆人流行进
D.尽量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自护自救方法。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当遭遇拥挤踩踏时,我们要尽量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预防被人群踩踏导致伤害;D正确;ABC:做法都是错误的,不利于保护自己,也不利于保护他人,会导致踩踏事故的发生;ABC错误。故选D。
2.【2023·山东泰安】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强烈的地震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为尽可能避免地震带来的伤害,我们应()
①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防震疏散演练,熟练掌握防震技能
②地震发生时,如身处单元楼内,可选择躲避在面积小的卫生间、墙角
③地震后不幸被困在废墟中,应保持冷静,保存体力,创造生存条件
④在影剧院、商场等公共场所遭遇地震时,马上寻找电梯,迅速逃生
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答案】C
3.【2023·山东泰安】在高温环境下,人的体温容易出现调节障碍。遇到高温天气,我们应该()
①不要在烈日下暴晒,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②要定时饮水,及时补充水分
③一直待在空调房内,防止中暑
④浑身大汗时,应立即用冷水洗澡降温
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
【答案】D
预判能力
01明晰概念
释义
预判是预先判定的意思,是对即将到来的事进行判断。对于预判这个领域人类的了解不是很多,也没有特别明确的定义。所谓预判与第六感的衔接比较密切,但比起第六感预判有着前提,预判有些若有若无的根据,这些是预判和第六感的区别。第六感是完全凭借感觉,而预判会在一些有线索,但却和事件没有任何关联的情况下作出的判定。这就是传说中的预判。
(2)教材释义
提高危险预判能力。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险大多可以预判;一些人为事故,经过得当考虑,本来可以避免。危险预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
(3)延伸拓展
预判能力——三大基本要素
一、信息敏感度
信息敏感度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捕捉、筛选、分析和利用的能力。在预判的过程中,信息敏感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预判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一个对信息高度敏感的人,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迅速捕捉到与预判相关的关键线索,并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从而做出精准的判断。1.持续关注信息在日常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1认识自己 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docx
- 第四课 幸福和谐的家庭(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docx
- 1.1 奏响中学序曲(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docx
- 1.2 规划初中生活(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docx
- 1.1 奏响中学序曲(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docx
- 9.1 增强安全意识【明晰概念+易混易错+学易致用】-【学科术语】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docx
- 2.1 认识自己(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docx
- 10.1 爱护身体【明晰概念+易混易错+学易致用】-【学科术语】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docx
- 3.2学习成就梦想(配套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docx
- 1.2 规划初中生活(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