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教学设计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VIP

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教学设计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以“文明的转换”为题目设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将两个子目重构为三个部分:生产方式的转换,救国思想的转换,生活方式的转换,厘清教学思路,认识到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与纵向进步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进行实地调查或网络调查参与到课堂中,理解到生产力引发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的重大意义。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单元主题为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共三课,分别从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间维度纵向呈现人类历史上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及其对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乃至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每一课内部又从中外两个维度横向对比呈现,体现多元一体性。,上接第四课,下承第五课,是生产方式变革知识体系重要的一环。

本课讲述了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进而要求学生理解生产方式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本课具有以下特点:时间跨度大,承上启下,立意深刻,概念比较多,对学生认识层面要求比较高。

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初中和高一的学习,学生对工业革命均有一定了解。学生对从生产方式角度认识工业革命和工厂制度的概念与影响有一定的兴趣。通过教师创设情境、问题引导等,学生可以理解生产方式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学生对工厂制度的特点和影响还缺乏了解,需要教师引导。思维水平需要有所提高,思维深度有所扩展,具备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潜能。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生产方式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通过整理时间轴,理解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性意义,并认识世界历史横向与纵向发展的关系;辩证认识工业革命的双重影响。(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通过学生展示调查报告,认识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及工厂制度的特点与影响,生产方式的变革。(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通过学生实际调查家乡企业与生活变化,以及范旭东等爱国人士的学习,明白科技的重要性,增强对家乡和国家的认同感。(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难点

探究现代工厂制度的特点及影响,理解生产方式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

板书设计

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生产方式的转换

救国思想的转换

生活方式的转换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史料:精准而高效的机器,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会工作的机械取代了双手,蒸汽机取代了人力、畜力和风力、水力,钢铁取代了木头,火车和轮船取代了马车、牛车和帆船。除了物质领域一系列的变化,人类的社会文化及思想精神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要点

一、生产方式的转换

步骤1:展示材料,并设问。

材料一 物资生活的生产方式都是一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强大动力。

——《选必2:经济与社会生活单元导读》

材料二 同样,用于建筑物、取暖设备和监督等等的费用,简言之,用于大量工人共同使用的、他们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劳动条件的费用,也相对地降低了。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任务一:观察图片,分析工业革命前后生产方式和场所的变化及其原因。

任务二:听取周华宝同学的调查报告并结合教材,分析工厂制度的特点。

以图证史,让学生充分理解教材,落实历史解释。

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地调查后形成调查报告,对周围的事物形成历史认识。

辩证看待工厂制度带来的影响,落实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

二、救国思想的转变

任务三:听取丁薇同学的调查报告,并结合图片完成以下表格。

任务三:听取丁薇同学的调查报告,并结合图片完成以下表格。

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网络调查后形成调查报告,对近代化的艰难与爱国人士的努力形成认识。

三、生活方式的转换

任务四:听取施华鹏同学的调查报告,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三不同的“手”,英国发行的邮票(1976)

任务五:分辨其史料类型,并谈谈史料反映出工业革命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困境,人们怎样解决?

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对家乡进行实地调查后形成调查报告,工业革命和工厂制度带来的变化。

课堂作业

1.(原创)有学者认为:发达工业文明的奴隶是受到抬举的奴隶,但他们毕竟还是奴隶。作为一种工具、一种物而存在。该学者意在强调

A.工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