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控制室监控机房防雷设计方案.pdfVIP

消防控制室监控机房防雷设计方案.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郑州普天防雷科技

目录

第一章雷电概述

第二章设计原则

第三章设计依据

第四章防雷设计

第一章雷电概述

雷电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现象,其电压可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更

可高达数十万安培。千百年来,雷电所造成的破坏可谓不计其数。落雷后在雷击

中心1.5-2Km范围内都可能产生危险过电压损害线路上的设备。雷电灾害如同

暴雨、飓风一样都属于气象(自然)灾害,它与水、旱、刑事犯罪、交通事故统

称为影响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六大灾害。

雷电产生于雷暴,而雷暴往往伴随强对流天气而形成,是由大气环流和当

地气象因素决定的。雷暴是积雨云中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

并伴有火花放电,强大电流通过时,又使空气迅速膨胀产生巨大的响声,即雷电。

闪电有枝状、片状、带状、球状,其中枝状最为常见。雷暴的能量是由太阳辐

射能转化的大气不稳定能所供给的。每年进入春季,太阳辐射增强,大气中的不

稳定能增加,因雷暴始发于春季,盛夏,太阳辐射强烈,大气不稳定能储存多,

雷暴频繁。秋冬以后,太阳辐射减弱,因而雷暴逐渐减少。但由于全球气候变化

和大气污染等原因,现在冬季也经常出现雷击现象。。据悉,每个闪电的强度可

以高达100万伏,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约有10万千伏安,相当于一座小型

核电站的输出功率。雷电防护是一门古老而有神秘色彩的科学,自从有人类历史

以来,各个时期都记录着人们和雷电斗争的历史。自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研究大气物理建立雷电理论并发明了避雷针以来,人类

同雷电的斗争进入了新的领域。富兰克林以后,现代工业化开始发展,尤其是在

俄国工程师多勃罗奥里斯基(1862—1919)发明了三相感应电机和变压器实现电

能远距离传输;美国发明家贝尔(1847—1922)发明了以后,人类很快进入

了电气化时代。这个时候雷电的危害从过去的以直击雷击毁地上的人和物为主发

展成为以通过导线传播的雷电波为主。经过长期的研究,人们建立起了感应雷和

高电压反击的理论,弄清了高电压雷电波在金属导线上的传播规律,并于1890

年发明了带串联间隙和熔断器的避雷器。1922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研制成功了

炭化硅避雷器,1972年日本日立公司研制成功了配电用无间隙避雷器,防雷科

学得到了大的发展,高电压雷电保护技术基本成熟。近年来,随着大量的数据

设备和精密仪器应用的范围日益广泛,雷电损害造成的事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由于通讯计算机网络精密设备内部结构的高度集中化,使设备耐受过电压、过电

流的能力下降,更易遭受雷电破坏。轻者可造成计算机终端和通信设备的接口损

坏,使通信中断,大量信息丢失或无法传输;重者使网络主机损坏,导致网络瘫

痪,工作无法进行。计算机网络系统易遭受雷击损坏的设备有:MODEM(调制

解调器)、ROUTER(路由器)SWITCH(交换机)、HUB、网卡、通信卡、

UPS、计算机电源及主板。例如:银行是近年时常遭受雷击的地方,原因是银行

采用微机联网,由于微电子产品,普遍绝缘强度低,过电压耐受力差,一旦遭受

雷击,轻则程序混乱,重则将微机损坏,与微机一样,通讯也是近年雷击袭击的

新目标,其原因一是数量增多,二是通讯设备先进之后承受力随之减弱,过

去使用的元件,耐受能量为一个焦耳左右,而进的元件只是过去元件耐受能力千

万分之一。在雷电灾害防御方面,纵观人类防雷历史,已有两个多世纪,从建筑

物防雷发展到供电防雷、电气和电子设备防雷,现在已进入第四个阶段即现代微

电子设备防雷。防雷技

文档评论(0)

155****883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