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碳单质的多样性教学设计.docx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碳单质的多样性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碳单质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化学观念

了解金刚石、石墨、碳60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理解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科学思维

通过对碳单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学习,建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思维。

3.科学探究与实践

感受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了解碳单质的研究过程中,认识到科学探索无止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金刚石、石墨、碳60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尤其是碳的还原性。

教学难点

理解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

碳与氧化铜、氧化铁反应的实验操作和原理分析。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一些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图片,如钻石、铅笔芯、木炭等,提问学生这些物质的共同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认识到这些物质都含有碳元素。

教师引导: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碳单质的多样性。

认识碳的单质(15分钟)

教师活动:

利用多媒体展示金刚石、石墨、碳60的结构模型和相关图片,讲解它们的结构特点。

分别介绍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如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石墨能导电,可用于制作电极等。

简单介绍碳60的发现和应用前景。

学生活动:

认真观察模型和图片,理解不同碳单质的结构差异。

记录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思考结构与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对碳60产生兴趣,提出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探究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10分钟)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

组织学生讨论,提示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角度去分析。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认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了碳单质物理性质的差异。

结合教师的讲解,深入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20分钟)

(1)碳的稳定性

教师活动:讲解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举例说明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就是因为墨中含有碳。

提问:在什么条件下,碳的化学性质会发生变化?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理解碳的稳定性,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碳与氧气的反应

教师活动:回顾之前学过的碳在氧气中燃烧写出化学方程式,强调反应条件和产物的不同。

提问:如何验证碳燃烧后的产物?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方法。

学生活动:回忆碳燃烧的实验现象,理解不同条件下的反应产物,思考验证产物的方法,如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3)碳与氧化铜的反应

教师活动:

讲解碳可以与氧化铜发生反应,展示实验装置图,介绍实验所需的药品和仪器。

进行实验演示,边操作边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如药品的取用、加热的方法等。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问: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

认真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看到黑色的氧化铜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思考实验现象所代表的化学变化,得出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的结论。

(4)碳与氧化铁的反应

教师活动:

类比碳与氧化铜的反应,引导学生推测碳与氧化铁的反应产物。

写出化学方程式,讲解反应原理。

强调碳在这两个反应中都表现出还原性。

学生活动: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教师的引导,推测反应产物。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掌握碳的还原性。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活动: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碳的单质的种类、物理性质、用途以及化学性质,强调“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思想。

学生活动: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课堂练习(5分钟)

教师活动:布置一些与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相关的练习题,如判断正误、选择、简答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活动:认真完成练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对于不懂的问题及时向教师提问。

布置作业(2分钟)

教师活动:布置课后作业,如查阅资料了解碳纳米管等新型碳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写一篇小短文;完成课后习题等。

学生活动:记录作业内容,课后认真完成。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利用图片、模型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地展示了碳单质的结构和性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探究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观察仔细,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加深了对碳单质化学性质的理解。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讨论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时,部分学生理解起来还有一定难度,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强化。实验演示过程中,由于时间关系,未能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操作,可能会影响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掌握。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

文档评论(0)

天涯海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