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沈英甲
教学目标
1.把握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
2.体悟选材特点、细节描写的魅力以及结构特点。
3.体会袁隆平的高贵品质中表现出的情感美和本文的结构美。
4.了解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上的贡献,并学习他在科学上的执着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探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高尚品质。教学难点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导入
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
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
这是袁隆平院士书房里的一首自题小诗。袁老虽然离开了,但他永不止步的探索精神留了下来,他在杂交水稻研究中的探索勇气和科学精神永远能给我们以启发,他心怀祖国人民的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将获得者袁隆平》,通过这篇人物通讯,全面了解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故事。
背景资料: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粮食短缺。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在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作者简介
沈英甲,吉林辉南人。1983年至2003年先后在外交部《世界知识》杂志和《世界博览》杂志、《科技日报》任记者,期间曾担任多年机动记者,在《科技日报》曾先后任副刊部主任、机动记者部主任,现为高级记者。代表作品有《走进神农架》《采访死亡手记》《生存方式》《前尘》等。
标题写了什么。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通过全文总标题,大概猜
测:文章会涉及到哪些内容?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正副标题
稻菽——与农业、粮食有关
喜看——表明态度
副标——点名人物及其身份
8
喜看稻菽千重浪
正题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回韶山》中的诗句,特指稻谷丰收,突出了袁隆平的科学成就,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交代了这篇人物通讯的主人公及其所获得的奖项。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介绍袁隆平的工作态度和方法。
第二部分:介绍袁隆平的学术成就,体现袁隆平的学术品质
第三部分:介绍袁隆平的道德操守。
第四部分:介绍袁隆平的理想志向及其研制杂交水稻成功的巨大影响。
·这篇人物通讯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科学家袁隆平重视实践,
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的精神,也表现了他引领“绿色革命”的宏愿。文章高度评价了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也表达了对袁隆平的崇敬之情。
标题引用了谁的诗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回韶山》中的诗句,表达的不仅是农业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而且还隐含着对未来农业更广阔前景的展望,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
1、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
一、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
2001年春节后第二天,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
(热爱并献身于农业科研事业)
1961年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合作探究
作者用什么样的结构和手法将这些具体、典型事例贯穿起来的?有何特点?
全文通过把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工作态度、方法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学术精神、品格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道德操守、准则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个人理想、志向
特点: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语句精妙、结构工整。
二、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
③1964年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
(解放思想,挑战权威,敢于创新)
三、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
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四、击退“饥饿的威胁”是他的心愿
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古诗词诵读《登快阁》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9 《复活(节选)》课件(共1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4年).pptx
- 《五石之瓠》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 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五石之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 《燕歌行(并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 《石钟山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高+中语文]《边城(节选)》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辽宁省营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答案.pdf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 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5篇范文) .pdf
- 资产抵债协议书范本(精选17篇) .pdf
-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pdf
- 风险代理合同11篇 .pdf
- 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麻醉科个人年度工作总结麻醉科个人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4篇).pdf
- 超声类医疗设备项目投资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本模板 .pdf
- 赠与合同公证细则4篇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