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章第2节微项目探秘膨松剂
知识导航123膨松剂及其类别碳酸氢钠用作膨松剂的作用原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与相互转化重点
新课导入馒头蛋糕生日蛋糕饼干它们之所以那么松软、酥脆,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膨松剂。
膨松剂是什么.mp4
概念生物膨松剂(酵母)(酵头)化学膨松剂单一膨松剂(只含碳酸氢钠)复合膨松剂(含碳酸盐、酸性物质和助剂)膨松剂一、膨松剂及其类别膨松剂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在生物或化学作用下,面胚中生成的CO2,使面胚发起形成多孔组织,从而使食品具有柔软或蓬松特点的一类物质。分类化学膨松剂中基本上都含有一种物质是碳酸氢钠(NaHCO3)
刚才视频中说道这些膨松剂中基本都含有碳酸氢钠,那么碳酸氢钠为什么能有这个作用,作用原理可能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34-35相关填写下表:一、探究碳酸氢钠的蓬松作用原理推测的具体依据推测的碳酸氢钠的作用原理碳酸氢钠可单独作为蒸馒头膨松剂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CO2气体加入食醋后蓬松效果更好碳酸氢钠与酸反应生成CO2气体
0201有的白,有的黄微项目探秘膨松剂
微项目探秘膨松剂小苏打酵头加小苏打酵头酵头加小苏打酵头加碱面酵头加碱面小苏打小苏打小苏打4612357
方法1:面粉面团多个小面团馒头方法2:面粉面团1面团2多个小面团馒头方法3:面粉面团1面团2多个小面团馒头小苏打切割上锅蒸酵头小苏打一段时间切割上锅蒸酵头切割上锅蒸一段时间纯碱单独使用,发黄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制作酵头,发面时间长控制用量微项目探秘膨松剂
任务:针对蒸馒头的体验和发现的问题,设计蒸馒头用的膨松剂。要求:1、面粉+膨松剂可以直接混合、和面,直接蒸就能做出好吃、好看的馒头。2、膨松剂可以拿到超市去卖。3、填写配料表产品名称:配料:使用方法:资料:厨房常用作添加到食品中的酸,比如白醋、柠檬酸。1、白醋是烹调的酸味辅料,含3%~5%醋酸和水。其中醋酸是有机酸,分子式C2H4O2,无色液体,1mol醋酸能和1mol碳酸氢钠反应生成醋酸钠、水、二氧化碳。2、柠檬酸常用作食品添加剂,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分子式为C6H8O7,无色晶体,易溶于水,1mol柠檬酸与3mol碳酸氢钠恰好反应,生成柠檬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微项目探秘膨松剂——设计复合膨松剂
分析复合膨松剂——双效泡打粉配料的作用
分析复合膨松剂——双效泡打粉配料的作用【问题组】1、对比自己设计的膨松剂思考,泡打粉主要成份焦磷酸二氢二钠的作用是什么?淀粉的作用呢?2、表中“使用方法”数据有什么作用呢?“配料”中的数据是如何得出的?对你设计膨松剂有什么启发呢?
分析复合膨松剂——双效泡打粉配料的作用碳酸盐:碳酸氢钠、碳酸钙酸性物质:焦磷酸二氢二钠、磷酸二氢钙、酒石酸氢钾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提升膨松效果。其它:淀粉防止膨松剂吸潮结块而失效,也具有调节气体产生速率,使气体均匀产生。
膨松剂与面粉的用量,保证馒头的膨松度分析复合膨松剂——双效泡打粉配料的作用酸性物质与碳酸盐的相对用量,保证二者反应彻底,一方面可使产气量大,另一方面使残留物显中性,保持制品的色、味。
分析复合膨松剂——双效泡打粉配料的作用碳酸盐:碳酸氢钠、碳酸钙酸性物质:焦磷酸二氢二钠、磷酸二氢钙、酒石酸氢钾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提升膨松效果。防止膨松剂吸潮结块而失效,也具有调节气体产生速率,使气体均匀产生。其它:淀粉两者反应先慢后快
分析复合膨松剂——双效泡打粉配料的作用
碳酸钠碳酸氢钠外观化学式颜色、状态俗名相对分子质量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基本知识NaHCO3Na2CO3白色粉末白色细小晶体苏打、纯碱小苏打10684
Na2CO3和NaHCO3的外观、溶解性及其水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记录盐Na2CO3NaHCO3(1)观察外观(2)向(1)的试管中分别加入5mL水,用力振荡,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变化(3)分别向(2)所得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初步结论白色粉末白色细小晶体溶解性:Na2CO3NaHCO3碱性:Na2CO3NaHCO3振荡溶解;放热部分溶解;吸热溶液变红溶液变微红鉴别方法1
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