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VIP

《扬州慢》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2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学习目标

了解姜夔及其词作

把握词的思想内容,理解作品中的“黍离之悲”

*体会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写法,品味词中引用前人词句的写作技巧

中国有一个城市被称为“中国的月亮城”,因为这里的月亮最多情,这里的月光最温柔,这里的月色最蒙胧,这个城市叫“扬州”。正所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

州”。800多年前,有一位年仅21岁的词人经过扬州时却有着不同的感受,别有一番滋味,这位词人叫姜夔,之后写下一首词叫

《扬州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别是一番滋味的词。

白石道人

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一生未入仕途,以布衣出入于公卿之门,善书法、精音乐、能自度曲。诗词俱工,词尤负盛名。词多纪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寓忧国伤时之作。有《白石道人诗

集》、《白石道人歌曲》。

背景介绍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上古时期的扬州,有一个很大的自然区域,是全国九大州之一。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早在东汉时便是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

背景介绍

南宋建炎三年,金兵大举南侵,攻破扬州、建康、临安等城,焚掠一空。此后不断地发动对南宋的进攻。

绍兴三十一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扬州再次遭到极其惨重的破坏,变成一座空城。

隆兴二年,金兵又大举进犯淮南地区,扬州再次受到影响。

在1176年冬至,诗人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的扬州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抒写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残破景象的哀思。

扬州别称:

广陵、维扬、江都、芜城、吴州、

邗(hán)、南兖(yǎn)州

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

《旧唐书·地理志》扬州富庶甲天下。

—《资治通鉴》

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一般都比较长。但与长调有别,长调单指字数。《扬州慢》共98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首慢词。

解题

上阕纪行写景,以对比起笔,概写劫后扬州的荒凉。下阕运用联想,伤今怀古,不胜家国《黍离》之

悲。

小结全词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黍离之悲”,作者即事写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我们可以思接千载,体验词人为祖国山

河的残破、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给予词人极高评价:“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

自读深思

1.《扬州慢》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2.词的正文写了哪些意象来氛围,表现词人的“黍离之悲”?找出这些意象,并分析其效果。

3.“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小组探究

1.词人写昔日的扬州与眼前的扬州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赏析“清角吹寒”中“寒”字的妙处。

3.全词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自读深思

1.《扬州慢》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时间、地点——丙申、维扬,当时的情景——四顾萧条,

诗人的心境——怆然感慨,词的主题——黍离之悲。

意象

意蕴

效果

青青荠麦

凄凉荒芜。荒凉的空城,与往日的繁华形成对比

写出了扬州遭劫后

的荒凉、寂寞,

渲染了郁闷悲凉的

气氛,景中含情,

寄托了作者

感怀家园、

伤时念乱的

无限痛惜之情。

废池乔木

揭示战争的破坏程度,衬托出扬州人民的痛苦

二十四桥无声冷月

烘托物是人非、凄清冷落的氛围

桥边红药

有“寂寞开无主”之感和生在乱世无人怜之叹

凄清的号角

军号凄厉,

渲染空城的凄清

自读深思

3.“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一句

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①“废池乔木”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废池、乔木本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

②作为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

③连它们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侵略战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归纳总结一

1.词人写昔日的扬州与眼前的扬州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昔日的扬州:虚写。眼前的扬州:实写。

一虚一实,虚实相生,这是本词的写作特点。

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萧条冷落,

一边是虚,一边是实,

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

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

归纳总结二

2.赏析“清角吹寒”中“寒”字的妙处。

①“寒”字用得很妙。运用了通感的手法。

②“寒”本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