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中国文脉》读后感6篇.pdf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余秋雨《中国文脉》读后感6篇

余秋雨《中国文脉》读后感1

乘隙读毕余秋雨先生《中国文脉》,特来作结。

此书位列“余秋雨书系”十八卷之首,有提纲挈领、开宗明

义之重任。倒是我1998年遇到的《文化苦旅》,仅位列第九卷。

可知此虽为后成之书,在先生心中分量却是极重。先生今年将69

岁,读古人叹世代风华,临旧迹感往事来去,行万里成久远之思,

籍散文展朴正情怀。我年浅笔拙,只能简谈所感,向有历史担当

的前辈文人致敬。

文学之中,我与诗最有缘。儿时我不懂诗,初读《新编唐诗

三百首》,读得不解风味。长大一点后,什么诗都读。就这样长到

17岁——那时正读高二,冬日里某一天,我红衣红裤红靴红帽,

执饭盆快步从饭堂返回宿舍。走到澡堂子后墙之时,我突然拍拍

脑瓜子,告诉自己:“哦,这就是诗啊。”从此我认为自己懂了

诗。我也写诗,13岁和两个女孩结了诗社,关注洋娃娃也关注世

界。这段诗旅18年后戛然而止。

与诗的纠葛并非解决我人生大问的单纯线索,军、史、哲等

著作也净化了我的心灵。如果不是有那三年,安然坐读这些血火

交织的文字,我至今仍将是当初那颗单薄头脑。同时我感恩身边

不懈奋斗的人们,他们以待人行事来为我定义,什么叫做心胸与

第1页共12页

梦想。

述说以上经历,是想说明在有所准备之后,阅读较不易辜负

著者苦心。余先生纵横古今,将文脉正统,联接于品格性灵;把传

世之作,勾嵌于人生沉浮。由于情境皆活,读者可尽览数千年名

士风采。名士之间,落笔则有轻有重。例如屈原一节,他甚至附

上《离骚》全文今译;而不可绕过的苏轼,却仅寥寥数语。约取之

间,彰显著者思考结论——余先生重视的当代文人之文化重任—

—“拔其神质,静候佳音”,正在其中。

读毕掩卷沉思,印象最深处,一为《离骚》天真烂漫之情,与

《梦游天姥吟留别》遥牵一线。二为欧阳询楷书我多年珍爱,不

想先生亦重。三为陶渊明不为人孰知的短诗四句: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再拜友人推荐此书。

余秋雨《中国文脉》读后感2

中国文脉,好大的气派!读完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一书,

我长时间沉浸在一种感动和震撼之中。

中国文学几千年的发展史,著作浩如卷帙,星光璀璨夺目,

哪些作品和人物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可以成为穿越时空成为不

朽的经典?余秋雨先生站在历史的高度,以他独特的视角,灵动的

思考,运用减法的研究方法来梳理了中国文学的脉络。他说:减

第2页共12页

而见筋,减而见神,减而得脉。在博而精的文学基础和底蕴之上,

他目光如炬,深邃的穿越漫长而悠远的历史,进行了大胆而独到

的取舍。

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历史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

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这股潜流体量不大,不一以贯之,时断时续,

就像一条倔强的山脊连成的天际线,绵延不断,生生不息,代代

相传。正是这条天际线,让我们知道那个天地之大,以及那个天

地之限,并领略了注定要长久包围我们生命的文化仪式。

等级,是文脉的生命;等级,是由品味来决定的。品味决定等

级,等级构成文明。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是中国文学的等级和

品味,是精神文化层面上的高低之分,是民族大道,人类尊严。

文中字里行间都充满着秋雨先生慷慨豪迈的情怀,俯仰天地古今

的感悟和对中华文学家园满腔的热爱和关切之情。

从汉字的起源到诗经的出现,从先秦诸子到汉大赋,从魏晋

南北朝到大唐盛世,从英杰辈出的宋代到文脉衰弱的元明清。先

生用诗意充沛的笔墨夹叙夹议,带领我们去亲近百花齐放绚丽多

姿的先秦诸子、僻居荒村气定神闲的陶渊明;去敬仰行吟江边孤傲

悲怆的屈原、倍受酷刑而握笔的司马迁;去了解风骨飘逸桀骜多才

的魏晋名士、唐诗宋词巍峨顶峰上的诸多身影……那些在历史长

河中逐渐模糊的形象,通过他的文字,变得清朗而感性,我们可

第3页共12页

以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别样情怀。同时,秋雨先生对影响中

国文脉至深的.科学制度,进行了深刻批判和公正评价,并剖析了

文脉的根本,用清新简练的文字表达了精神之脉和人格之脉的深

刻思想与启蒙精神。

在饱蘸深情、荡气回肠的笔墨间,我们也不难发现始终云

文档评论(0)

RaoJian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