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复合生态系统(complexecosystem),又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social-economic-naturalcomplexecosystem),是由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自然条件共同组合而成的生态功能统一体。
?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是深刻理解与认识人地关系、人海关系及人类生态系统发展与演化的系统理论。这一概念的提出与发展演化归纳起来目前有四个观点,下面按时间前后简要阐述有关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与演化历史。
(1)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马世骏,1981;马世骏和王如松,1984;王如松和欧阳志云,2012);
(2)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Liuetal.,2007);
(3)社会-生态系统(Ostrom,2009);
(4)自然-人类-社会复杂生态系统(丁德文等,2005;徐惠民等,2014)。
?
1.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人类社会是一类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人工生态系统。
??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等中国生态学家在总结了整体、协调、循环、自生为核心的生态控制论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理论(马世骏,1981;图1),指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其栖息劳作环境、物质生产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间的协调发展,它们在一起构成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图1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示意图(马世骏和王如松,1984)
马世骏先生把复合生态系统各分系统的结构耦合关系描述为:
(1)自然子系统,由土(土壤、土地和景观)、金(矿物质和营养物)、火(能和光、大气和气候)、水(水资源和水环境)、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五行相生相克的基本关系所组成,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和以太阳能为基础的能量转换过程所主导。
?
(2)经济子系统,由生产者、流通者、消费者、还原者和调控者等五类功能实体间相辅相成的基本关系耦合而成,由商品流和价值流所主导。
?
(3)社会子系统,由社会的知识网、体制网和文化网等三类功能网络间错综复杂的系统关系所组成,由体制网和信息流所主导。
?
三个子系统间通过生态流、生态场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耦合,形成一定的生态格局和生态秩序。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物流、能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的形式实现的。?
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中,人类是主体,环境部分包括人的栖息劳作环境(包括地理环境、生物环境、构筑设施环境)、区域生态环境(包括原材料供给的源、产品和废弃物消纳的汇及缓冲调节的库)及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体制、组织、文化、技术等),它们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构成错综复杂的生态关系。
?
后经王如松院士进一步发展与演化,形成完整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马世骏和王如松,1984;王如松和欧阳志云,2012;图2)。
图2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王如松和欧阳志云,2012)
?2.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
刘建国等(2007)在Science上发文“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的复杂性”(Complexityofcoupledhumanandnaturalsystems),综合六个案例研究结果提出“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这一概念(图3),认为人类与自然耦合关系表现在空间、时间与组织单元上。同时,这个系统表现出带有阈值、交互反馈环、时滞、弹性、异质性和意外性的非线性动力学属性。此外,以往的耦合关系描述中缺乏对当前现状与未来可能性之间的影响分析。
图3六个耦合的人类与自然系统(位置、空间属性、人口数量和生态、经济和管理属性)的主要属性图示
图4?美国威斯康星州北部高原湖区鱼类生境(每平方公里的对数值)与居民住房密度之间的关系图
图5美国华盛顿Puget湾中心受人类影响的景观区鸟类生态位的变化(更少人类居住)
?
3.社会-生态系统
ElinorOstrom(2009)在Science上发表“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总体分析框架”一文(Ageneralframeworkforanalyzingsustainabilityofsocial-ecologicalsystems),提出了“社会-生态系统”概念及其研究框架(图6)。
图6社会-生态系统的核心子系统(Ostrom,2009)
?
他认为,社会-生态系统的核心子系统包括资源系统(RS)、管治系统(GS)、资源单元(RU)、使用者(U)及其相应作用(I)与后果(O)。此外,外部还受到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S),及相关生态系统(ECO)的影响(图6),并提出了一级核心子系统下的二级指标变量(表1)。
?
表1社会-生态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