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的竹编之美,无以言说!.pdfVIP

传承千年的竹编之美,无以言说!.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承千年的竹编之美,无以言说!

野水平溪桥,波翻蓼花乱。

斫竹编青篮,门前开蟹簖。

——王叔承《雨后杂兴三首》

竹编,指用竹条篾片编成的造型各异的工艺品,是我国传统的手

工艺。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

劳作的结晶。

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新石器时代,先人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获的米

粟和猎取的食物在有剩余后,为了不时之需,便就地取材,使用植物

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

他们逐渐发现竹子干脆利落,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

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编织器皿存放物品的主要材料。

后来,发现涂有黏土的容器在经火烧过后可以盛放水,于是以竹

藤编制的篮筐作为模型,在篮筐里外涂上糊泥,制成竹藤胎的陶培,

在火上烘烤制成器具。

有了黏土制成的胚坮,就不再使用竹编编织。但是由于对竹藤几

何图形十分喜爱,便在陶培半干状态时,在其表面拍印上模仿篮、筐、

席等编织物的纹样作为装饰。

在殷商时代,竹藤的编织纹样丰富起来。在陶的印纹上出现了方

格纹、米字纹、回纹、波纹等纹饰。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竹编图案的装饰气味越来越浓,编织也日见

精细。战国时期还出了一位致力于竹编技艺研究的人,他就是泰山,

因为他还出了一句有名的成语。

相传泰山是鲁班的徒弟,因为长久不见长进,被鲁班辞退了。几

年后,鲁班闲逛集市,忽然发现一个货摊上摆着许多做功讲究的竹制

品,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鲁班很想结识一下这位竹器高手,当人们告诉他这是泰山所作时

大吃一惊,想起当初错辞泰山,不由叹道:“有眼不识泰山!”

特点厚薄均匀,粗细一致

竹编所用竹丝断面全为矩形,在厚薄粗细上都有严格要求,厚度

仅为一两根头发丝厚,宽度也只有四五根发丝宽,根根竹丝都通过匀

刀,达到厚薄均匀,粗细一致,观者无不赞叹其难。

制作工艺以经纬编织法为主

竹编工艺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在编织过程中,

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使

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

需要配以其它色彩的制品就用染色的竹片或竹丝互相插扭,形成

各种色彩对比强烈、鲜艳明快的花纹。

经过切丝、刮纹、打光、劈细等工序,将剖成一定粗细的篾丝编

结起来制成需要的工艺品。

从材料的选择到编织过程,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准确,竹子搜集

时间不当容易造成竹子生虫或者发霉,竹龄选择决定了竹子的柔韧性,

从而决定了竹器的编织难度和美观程度,而一件竹器的价值更重要的

决定权在于瓷胎竹编织作者的水平。

《考工记》提出“天有时,地有名,工有巧,才有美,和此四者

然后才可为良。”竹编的材料选择的时节、地域,传统竹编的制作工

艺、制作水平最终决定了一件竹编是否材美工巧。

传承意义美观实用

竹编经过悠久的历史演变,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工艺品再到收藏品,

它们的造型多变,既有装饰性的美感,又有实用性的价值。

造型圆润平滑,编织纹样严谨美观,图案更是丰富多彩,色泽温

和明亮,令人爱不释手。其魅力的外表之下是竹编深刻的文化内涵:

天人合一的造物观。

如今,竹编与现代工艺品结合,逐渐融入人们生活并被广泛认可。

然而,竹编工艺尚面临着后继乏人的情况,对于传统工艺的保护

和继承依然刻不容缓。

文档评论(0)

147****22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