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 潼关 .pdfVIP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 潼关 .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潼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谭嗣同及诗歌背景,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本诗。

2、把握“终古”“簇”“束”“不解平”四处意义,理解全诗大意;把握诗中

“簇”“嫌束”“不解平”拟人修辞的妙处,能够想象全诗描绘的情景。

3、感知谭嗣同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二、课型与课时

1.课型:古诗词诵读课

2.课时:一课时

三、学情分析

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初一学生并不陌生。但我国古诗词源远流长,由于语言

表达上的差异,历史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情感上的距离,诗歌创作时的社会

背景等都造成了学生与古诗词之间的距离或是理解上的困难。具体来看,一部分

学生对诗歌这一体裁比较喜欢,具有一定的感受力,但是很多同学积累较少,理

解较难。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朗读,结合注释理解含义,感悟情感。

四、教材分析

《潼关》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的最后一首古诗,体

裁是七言绝句,作者谭嗣同。《潼关》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云以认得动作“簇”,

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束”,赋予山以人的心理“不解平”,生动形象地表现

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五、教学创意

录制微课,指导学生进行古诗词改写散文练习。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语

PPT展示潼关地区图片,请学生观察PPT展示的四幅图片。同学们,我们来

看这张图片,看到这四张图片,你能想到哪句古诗呢?可以是我们学过的,也可

以是你课外积累的。

学生回答。

曾经有一位和大家年纪差不多的14岁少年来到图片上的这个地方,看到这

些情景,创作了一首诗,一直流传到了今天。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潼

关》,作者谭嗣同。

[设计意图:图片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诗人和学生年龄相仿,

能够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

(二)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打开导学案,根据书下的注释,完成导学案上自主学习的三道小题。

1、本诗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湖南浏阳人,清末______

政治家、思想家,_______变法“___________”之一。

2、潼关,在今_________潼关北,关城临黄河,依秦岭,当山西、陕西、河

南三省要冲,历来为军事重地。

3、《潼关》是谭嗣同随父赴甘肃上任,途经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的

风景所震撼,欣然写下。

[设计意图:了解诗人谭嗣同及诗歌背景,初步了解本诗]

(三)读诗文

1.首先我们听一段《潼关》的朗读音频,注意听清其中的字音和节奏。

2.提问:你觉得这首诗中有哪些字音需要我们注意?

总结:我们要特别注意两个字音:簇cù束shù

3.接下来同学们自己出声地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尤其是簇(cù)和

束(shù);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用“/”把需要停顿的地方断开。

提问:你觉得这首诗的停顿如何划分?

总结:整首诗都是二二三的节奏。

学生朗读、互评。齐读。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诗,为理解诗意和把握主旨

打基础]

(四)理解诗意

1.接下来呢,大家自由朗读,结合诗侧的注释和诗下的鉴赏文字,以小组为单位,

互相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2.你最喜欢的是哪句?并且要说明理由。

提示:①分析传神的词语;②分析贴切的修辞;

③想象描述画面;④体会情感……

[设计意图:结合注释理解全诗大意;把握诗中“簇”“嫌束”“不解平”拟人

修辞的妙处,能够想象全诗描绘的情景]

(五)把握主旨

1.结合课上讲解内容和书上注释,用“这首诗歌通过描写_________,表达了诗

人_________的情感。”这样的句式回答。

总结:这首诗歌通过描写北方壮阔的

文档评论(0)

138****12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