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疼痛科的成立及核心诊疗技术简介.docx

中国疼痛科的成立及核心诊疗技术简介.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疼痛科的成立及核心诊疗技术简介

中国疼痛科的成立及核心诊疗技术简介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功勋专家,二级教授王家双

中国疼痛科的建立充满了艰辛和曲折,作为时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的副主任委员,王家双教授和学会其他专家一起跟随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终身荣誉主任委员,国内、外著名的韩济生院士经历了全过程。

20世纪70-80年代,中国部分三甲医院已经开始了疼痛诊疗工作,为疼痛科的建立打下了初步的基础。进入21世纪,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的专家、学者们从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必须开创独立的疼痛科才能造福广大慢性疼痛患者。为此,中华医学会疼痛医学分会领导层在韩济生院士的带领下,多次主动向中国卫生部主管部门反映这一重大医疗诉求。2006年10月在世界疼痛日前夕,1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吴阶平、韩启德、裘法祖、王忠诚、吴孟超、汤钊猷、顾玉东、郭应禄、孙燕、王世真、胡亚美、樊代明、陈可冀、沈自尹、秦伯益、杨雄里、陈宜张和韩济生亲笔签名支持在医疗机构建立疼痛科亲笔签名支持在医疗机构建立疼痛科,并将支持信呈交当时的卫生部门主管领导。

卫生部主管领导非常重视疼痛科的建立,经过一年多的调研和征求意见,终于在2007年7月16号,中国国家卫生部发布227号文件,批准在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建立疼痛科,业务范围为慢性疼痛诊疗。227号文件为疼痛科的建立发出了许可证。2017年7月15日,中国疼痛医学大会暨疼痛科成立十周年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各级领导和专家们系统回顾了从2007年7月16日疼痛科建立到现在十年来疼痛科的发展。根据会议总结资料介绍,十年前,全国独立开展慢性疼痛疾病诊疗的科室不足五十个;十年后,全国有独立建制的疼痛科有二千余个。十年前,专业的疼痛医师不足一千人;十年后,在国家卫生主管部门注册的疼痛医师已经有近二万名。2019年7月份在广州召开的2019中南六省疼痛学术会议介绍,中国慢性疼痛的人群大于心血管病、糖尿病和肿瘤人群之和,可见中国疼痛科医师任重道远。

疼痛科的核心技术

人们经常会问:作为一个全新的临床一级学科依靠什么在医院立足?疼痛科成立之初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位,她的核心疾病是神经病理性疼痛和其他学科的难治性疼痛病;核心技术是微创和介入治疗技术。这是10多年前第四届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领导层的共识,而培养疼痛科核心人才和体现疼痛科的核心价值是学会的主要任务,这是我们学会领导层当时为中国疼痛科设立的”4个核心”。同时学会强调:作为合格的疼痛科医师要具备五要素:神经科的检查技术,骨科的诊断技术,放射科的影像技术、麻醉科的穿刺技术和心理科的安慰、支持技术。并且明确了疼痛科内涵包括:疼痛及疼痛病医学知识科普、流行病学调查、疼痛病预防、疼痛保健、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临床研究、教学和疼痛病康复等10大功能。

一、疼痛科诊断新技术

1.红外热像图:医用红外热像技术是利用遥感技术将人体发出的红外线信号摄入并转化为电信号,经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计算机处理显示彩色温度分布图。是医学技术和红外摄像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其实质是一种全身温度分布扫描仪。主要研究人体体表温度分布状态及记录人体热能分布的影像技术,对人体无伤害,对环境无辐射、污染的绿色检查。

许多实验性疼痛模型的研究已经确认了交感神经系统在疼痛产生中的作用。外周神经损伤后,交感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可能在若干方面影响传入神经的功能。一些在体复制的动物模型的神经损伤表明,交感-初级传入神经元的藕联可能在神经损伤区及其附近,也可能在远离损伤区的地方出现,最终形成所谓的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sympatheticallymaintainedpain,SMP)。临床观察也发现许多慢性疼痛,特别是周围感觉神经系统损伤后发生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使用交感神经治疗能够获得明显的效果(例如: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神经疼痛等)。这些病人在治疗前、后的红外热像检查有明显的差别,病人疼痛缓解的同时区域温度也降低。国内许多疼痛科常规使用红外热像图监测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变化和疼痛治疗效果。

2.定量感觉神经功能测试:能够量化测定90%以上的感觉神经纤维的功能,包括有髓鞘粗神经纤维、有髓鞘细神经纤维和无髓鞘神经纤维的功能状态。对于多种神经损伤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损伤神经纤维的分类具有指导意义。而且测定过程比较稳定,不受皮肤温度、水肿或电磁场的影响。敏感度、特异度相对比较高。

3.激光诱发电位:使用特殊激光产生的脉冲波作为刺激源,使皮肤表层的游离神经末梢兴奋,激活有鞘的Aδ—和无鞘的C—纤维,然后诱发产生头皮电位,临床上有助于判断损伤神经纤维的类型。

4.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fMR对于慢性疼痛疾病的具有特殊的临床辅助诊断、评价疗效和预后的价值。由于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疾病会在脑内出现相应中枢部位、不同

文档评论(0)

韩翠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好文档 大家想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