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第十二单元课题37宋明理学.docxVIP

2022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第十二单元课题37宋明理学.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37宋明理学

【思维引领】

宋明理学兴起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有哪些?

【素养点拨】

1.从唯物史观角度出发,宏观认识程朱理学出现的时代背景,明白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2.从历史解释的角度分析儒学面临困境的内外因素,理解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的历程及其动因。

3.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角度,考查程朱理学的思想主张及对封建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程朱理学

1.背景:儒学危机

(1)客观上:儒学受到冲击。

魏晋

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信徒众多,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危机

隋朝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唐朝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2)主观上:儒学的自身缺陷。

儒学自孔子以来主要探求人间的道德和秩序,注重人间世界,而忽视了对天地万物本原和宇宙规律的探讨。

2.人物:

(1)奠基人——程颢、程颐。

哲学观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认识论

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2)集大成者——朱熹。

世界观

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并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认识论

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3.影响:

(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儒、道、佛在中华文化的体系里是从对抗、排斥到互相融合而又独立并存、不断发展的。“三教合一”是指儒家的伦理纲常,佛教的劫变、来世观念,道教的修炼力量和方法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各派别的“合并”,儒、佛、道并没有融合成一个思想流派。

理学

理学,又称道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按哲学性质可分为“道本论”“理本论”“心本论”“气本论”等各派。其中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是两个最基本的派别。前者受到南宋、元、明、清各朝统治者的扶植,被奉为官方哲学;后者在明朝中后期得到广泛传播。

【素养点拨】

1.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陆王心学的思想核心。

2.从唯物史观、历史解释角度分析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理解理学的实质。

3.从唯物史观角度,综合考查陆王心学的思想解放作用。

二、陆王心学

1.人物:

(1)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①核心思想:“心即理也”:“理”就是内在的“心”,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天地万物都在心中。②求“理”的方法(方法论):“发明本心”。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反对“格物致知”。

(2)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

“心即理”

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是第一性的,物是第二性的,理是封建道德,存在于心,是人头脑中固有的

“致良知”

认为人生而有“圣人之心”,良知(即天理)是每个人心中所固有的;但容易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知行合一”

“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2.影响:

(1)陆王心学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肯定普通人生活欲求的正当性,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2)陆王心学强调人的自觉精神,否定古代经典的绝对权威,客观上冲击了正统儒学的影响,冲破了理学的思想禁锢,对晚明思想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3)陆王心学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成了之后心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

1.“存天理,灭人欲”

(1)朱熹强调“性本善”,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2)“存天理,灭人欲”是理派和心派的共识。

(3)程颐和朱熹甚至认为寡妇再嫁就是失节,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到了明朝,这成了专门束缚妇女的教条。

2.宇宙本原

(1)二程提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一“理”,先有“理”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2)朱熹进一步认为,“理”之源在于“天理”。

(3)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即理”,将“宇宙之心”进一步发展为人的“本心”,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探究点宋明理学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

材料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oyoce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年轻人,不能太心急。稳打稳扎才能脚踏实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