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考模拟作文利己与利他“写作训练
试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水包
含了〃利他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贤人的境界是自利利他,胸怀天下但是,现
在不少人认为,利他和利己是对立的,利他就是牺牲自己,利他思维违人的本性,因为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你对〃利己与利他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结合材料,联系实际生活,写一篇文章,
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考场文展示
内利己,夕卜利他
老子曾说:〃上善若水。善,是中华传统美德。可善包含很多种,有利己,有利他。
对此,人们争论不休。而我认为,利己与利他相辅相成,内利己,夕卜利他,才能做到真正
的善。
利己,是对自我追求的肯定。现在人们常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不可否认的是,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以自己为中心,旁人是次要的,这是正常现象。过度在意旁人的看法,
反而会迷失自己。在生活、学习中,我们理应以自我为中心,专注做好自己的事,忽视掉
让人分心的人或物,这对于自我提升起着关键性作用。利他,是大义的恻隐之心。孟子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我们为别人做的每一件好事,不论是出于同情还是尊敬,都是利他
行为。利他行为之后,看到别人好,自己的心里也会生出满足感。
然而,利己与利他并非对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之所以推崇水,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然而,善不仅要利万物,更应先〃利己正是因
为水本身是澄澈的,它才能除去一切污秽,进而利万物;若将水换成淤泥,那么它不仅不
会利万物,反而会使万物更加污秽不堪。由此可见,我们应首先保证水的澄澈,即先利己,
把自己打磨至一定境界后,再去造福万物。
利己是利他的基础,利他是利己的升华。一棵小树苗,前期不使劲吸收土壤里的养分,
长大了怎么形成一片片绿荫,为人们遮风挡雨?怎么结出丰硕的果实,满足人们的口腹之
欲?利己的目的,就是能更好的利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贤人的境界是〃自利利他,胸
怀天下,可一代一代的贤人延续至今,不正是因为有满腹诗书的先贤传授知识与思想给求
知若渴的后儒吗?自此,贤师与贤徒、利他与利己形成了闭环。
然而,过分的利己,只会造成极端的自我主义,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逐渐变得自私
自利,麻木不仁。过分的利他,会使人们失去自我,变成一副只会施善的空壳,直至无善
可施,一事无成。因此,利己与利他应相辅相成,并且适度平衡。
利己与利他,看似相互对立,实则相辅相成。我们应内利己,夕卜利他,让善的洪流流
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利己成自身,利他助集体
星河横流,岁月如歌。随时代发展,贤人的表现自古时的自利利他,胸怀天下,变
为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诚然,利己与利他看似针锋相对,实则都被过分解读。依我
所见,利己成自身,自身成功自然便达到利他,成就集体。
利己,是为自己谋利而非自私;利他,是为集体谋福而非无谓牺牲。
自百家争鸣之始,〃利己〃与利他〃便已经被先贤们反复讨论,儒家宣称“仁爱〃,
主张利他”;而杨朱理学证述了闻名遐迩之〃一毛不拔之论,是为利己之义立论。杨朱
之利己,意为只谈利益,少谈大义,专注于成就自身;儒学之利他,意为少谈名义,多为
集体,牺牲自身助他人有所成就。二者前为行事准则后为个人追求,恰可成自身。然而利
己为重并非冷漠自私,一心利他也并非无谓牺牲,二者兼而有之,反而可成就自身,但倘
若只取二者之一,恐难有所成。
利己,是利他的条件基础;利他,则是利己的结果。
古来求利己而终利他者不胜枚举,且看程迟于廖化处求取名利,虽平日贪腐,但却拒
晋于城下保阴平城在;且看朱文正平日只知纵情于酒食,却可率残部抵百万叛军,守明之
江山;且看泰勒于家中只知满足自己,法军到来时却可为同僚英勇就义。由此可见,利己
与利他并未互相矛盾,而是相互递进,相互成就。倘若人人利己为先,则个人皆可满足,
个人利益得到保障,集体自然向善发展,可见在利己过程中,个人便自然做到了利他。而
追求利己的同时,利他的结果自然达成。
但同时,过分追求利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9 作息有规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表格表) .pdf
- 中职教育二年级上学期《主流直播平台入驻攻略》教学设计 .pdf
-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绘本“悦读”模式探究 .pdf
- 【《浅谈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策略》6400字(论文)】 .pdf
- 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pdf
- 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技能考核内容结构表(征求意见稿) .pdf
-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887无机化学Ⅱ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pdf
-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 .pdf
- 净菜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pdf
- 国家开放大学本科《管理英语4》一平台机考真题及答案(第四套)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