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VIP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银川一中202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距今5000多年前,我国一些地区已出现较为明确的社会分工。下列考古发现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洞穴遗址中出现打制石器 B.居住遗址有明显用火痕迹

C.公共墓地存在多人合葬墓 D.高级墓葬中出土雕花骨筒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距今5000多年前中国。根据材料“距今5000多年前,我国一些地区已出现较为明确的社会分工”,可知,当时已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高级墓葬中出土雕花骨筒,这需要较高的制作工艺,且工序繁杂,因此需要较为明确的社会分工,D项正确;打制石器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时间不符,排除A项;用火痕迹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排除B项;公共墓地,多人合葬说明当时还没有出现阶级分化,而5000年前应该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出现阶级分化,排除C项。故选D项。

2.战国时期,官员酬报大多是年俸,而地位较低的胥吏则主要由官府根据其职事功绩,按月发俸。到汉代,以往主要针对胥吏的酬报方式得到普遍推广,百官皆考核功过,按月食俸。这一变化体现汉代()

A.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B.官僚体制逐步发展

C.胥吏待遇明显改善 D.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到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官员酬报方式有不同,地位较低的胥吏按月发俸,而到汉代,以往主要针对胥吏的按月发俸方式得到普遍推广,百官皆考核功过按月食俸。这说明汉代在官员酬报制度上更加统一和规范,体现了官僚体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B项正确;仅从官员酬报方式的变化不能得出社会矛盾得到缓和,排除A项;题干重点强调的是酬报方式在官员范围上的变化,而非胥吏待遇的明显改善,排除C项;官员酬报方式的变化与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3.下表为我国某时期北方部分政权主要官员的族属状况。这可用于说明()

人数

【族属】汉

【族属】匈奴

【族属】鲜卑

族属】其他

【政权】前赵

131

114

——

18

【政权】夏

26

31

4

5

【政权】后燕

151

——

95

22

A.各政权之间经济差距逐渐缩小 B.十六国时期官员构成利于民族交融

C.内迁民族高度认同中原文化 D.五代十国时期的官员群体胡汉杂糅

【答案】B

【解析】

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从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判断这是本质题。根据题目描述准确时空是:十六国时期(中国)。结合表格信息与所学知识可知,表格展示了前赵、夏和后燕三个政权主要官员的族属状况,汉族、匈奴、鲜卑等民族均有担任重要官职的情况,这种多民族共治的局面有助于促进不同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与融合,B项正确;由于材料并未提供关于各政权经济发展的具体数据或对比情况,无法直接得出A项结论,排除A项;虽然表格显示了多个民族在政府中任职的事实,但这不足以证明所有内迁民族都高度认同中原文化,因为这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比如对汉化程度的具体分析等,排除C项;五代十国时期的时间范围与本题背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4.唐代租庸调法规定:一年中每一个丁口向国家缴纳租粟两石;随乡土所产纳调绢6.7米,绵150克;不产丝的地方,纳布8.3米,麻1.5公斤,每丁还要服徭役20日,闰月加2日,加纳绢(布)代役,每日折绢约1米(布3尺7寸5分),称庸。政府如额外加役,15日免调,30日租调全免。额外加役不超过30日。据此推知,唐代租庸调制()

A.混淆了役期及以庸代役的办法 B.使农民有较少的时间从事生产

C.其存在的前提是有大量自耕农 D.保证了唐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材料表明,丁口是政府征收赋役的重要标准,作为一种赋税制度,其存在的前提是大量自耕农存在,这符合唐初的历史实际,C项正确;材料明确了役期以及以庸代役的办法,没有混淆,排除A项;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所以“较少的时间”表述不妥,排除B项;自中唐以后,随着小农的破产、均田制的破坏,以及贫富的急剧分化,租庸调法被两税法取代,因此“保证了”的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5.唐代中后期,统治者面临“方镇之兵盛”“强臣悍将兵布天下”的现实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53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