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吲哚菁绿纳米材料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pdfVIP

负载吲哚菁绿纳米材料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负载吲哚菁绿纳米材料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韩翠平;杭银辉;张杜娟;丁佳正;王克英

【摘要】吲哚菁绿(ICG)是一种生物相容性优良的近红外荧光染料,可应用于肿瘤成

像诊断和光热联合治疗等多个领域.但其有限的稳定性、快速代谢性和低细胞摄取

率等缺陷限制了它的高效应用.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此提供了解决平台.负载ICG

的多功能纳米材料在控释药物、提高药物生物稳定性、利用度和增强药物输送的靶

向性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在肿瘤早期诊疗领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负载ICG

纳米材料性能与特点,及其在肿瘤的多模式成像诊断、联合治疗以及多模式成像指

导下的联合治疗方面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

【年(卷),期】2018(015)017

【总页数】4页(P25-27,31)

【关键词】吲哚菁绿;纳米材料;成像;治疗

【作者】韩翠平;杭银辉;张杜娟;丁佳正;王克英

【作者单位】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江苏徐州221000;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

院影像科,江苏徐州221000;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江苏徐州221000;徐州医

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江苏徐州221000;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

吲哚菁绿(ICG)是被美国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临床的近红外(NIR)荧

光染料。因其光学特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作为造影剂应用于荧光成像和光声

成像。同时,ICG分子能够强烈地吸收近红外光,将之转化为热能和单线态氧,可

作为有效的热辅助治疗手段[1-3]。但ICG在水中稳定性差、体内清除较快(血液

半衰期2~4min)及细胞摄取率低等缺陷限制了它在诊疗方面的应用[4]。近年来,

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技术支持。纳米材料通过增强渗透性和

保留性(EPR)效果及延长血液循环时间,对肿瘤部位具有良好的被动靶向能力,

为有效抗击癌症提供了更多的机会[5]。其中纳米药物载体为纳米技术与药剂学最

直接的产物,在控释药物、提高药物生物稳定性、利用度和引导多模态诊疗方法等

领域具有诸多优势,为ICG分子的广泛应用提供平台[6-7]。

1负载ICG纳米材料的性能与特点

1.1控释药物、增强药物稳定性和给药靶向性

负载ICG纳米材料在控释药物、增强药物稳定性、给药靶向性和提高药物利用度

等方面有优势。Huang等[8]报道了一种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由酪蛋白(CN)逐

层包被氧化铁纳米粒子,并将阿霉素(DOX)和ICG分子掺入内部聚合物层中,

得到的纳米药物(CNDOX/ICG-IO)可以在胃酸与胃蛋白酶的条件中稳定存在。

同时,CN外层在模拟肠环境中被肠蛋白酶逐渐降解时,装载的药物被释放。这种

药物递送系统能够很好地控释和缓释药物,具有运输稳定性和给药靶向性,为纳米

药物载体的广泛应用打下基础。环境响应性纳米药物载体是研究中的一项热点[9]。

Lajunen等[10]用水性核心中含有ICG分子的脂质体实现了光触发药物释放。ICG

分子在脂质体中作为光触发剂具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和安全性,对小分子和大型分

子药物的光控药物释放和高效递送提供了参考。Liu等[11]研究的新型纳米平台

(GNS@CaCO3/ICG),用碳酸钙作为pH响应剂实现局部肿瘤的高效触发药物

释放,在临床抗肿瘤治疗应用中有很大的前景。Ferrauto等[12]将ICG封装在

MCM-41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孔内(ICG-MSN),有效稳定ICG分子并减少

了细胞毒性和巨噬细胞的摄取,有利于长期光声成像。由于荧光猝灭和包封染料的

高光热转换,ICG-MSNs的光声效应与游离ICG分子相比,几乎增加400%。

可见,负载ICG纳米材料不仅能够提高ICG分子的稳定性,同时能够调节其体内

循环和分布,提高ICG分子的诊疗效应,使其在生物医学、疾病诊断及治疗方面

的应用愈渐广泛。

1.2放大ICG的荧光成像效应和光热治疗效果

负载ICG纳米材料对ICG分子的成像及光热治疗效应具有增强及放大作用。Jian

等[13]开发了封装ICG的混合聚合物纳米胶束(PNMS),其中PEI10k(10kD

文档评论(0)

158****05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