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VIP

北京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贸大附中2025届高三质量检测二化学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Fe56Ba137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我国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分子式为

B.由等物质合成淀粉的过程涉及碳碳键的形成

C.玉米等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将转化为淀粉

D.该成就能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人类面临的挑战提供解决手段

【答案】A

【解析】

A.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0O5)n,A错误;

B.根据二氧化碳和淀粉的结构式可知,合成淀粉的过程涉及碳碳键的形成,B正确;

C.农作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吸收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C正确;

D.该成就既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又可以合成淀粉,D正确;

答案选A。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乙烯分子中C原子杂化轨道示意图:

B.HCl的共价键的电子云轮廓图:

C.由Na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D.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答案】B

【解析】

A.乙烯分子中C原子采用sp2杂化,杂化轨道的夹角为120°,图示为乙炔分子中C原子杂化轨道示意图,故A错误;

B.HCl中H原子s轨道与Cl原子p轨道“头碰头”形成共价键,共价键的电子云轮廓图:,故B正确;

C.由Na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故C错误;

D.基态铁原子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基态,基态价层电子排布式为,故D错误;

选B。

3.酸性锌锰干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如下。关于该电池及其工作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作电池的负极材料 B.电池工作时,向负极方向移动

C.发生氧化反应 D.锌筒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答案】D

【解析】

A.酸性锌锰干电池,锌筒为负极,石墨电极为正极,故A错误;

B.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石墨电极)方向移动,故B错误;

C.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故C错误;

D.锌筒为负极,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4.对浓度均为0.1mol/L的①溶液、②溶液,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向①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是弱电解质

B.向②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说明是弱电解质

C.向①中滴加溶液,产生气泡,说明

D.①、②中均有

【答案】A

【解析】

A.向0.1mol/L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只能说明溶液呈酸性,不能判断的电离是完全电离还是部分电离,即不能说明是弱电解质,A错误;

B.向0.1mol/L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说明溶液呈碱性,即弱酸根离子水解了,可以说明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B正确;

C.向0.1mol/L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产生气泡,发生反应生成CO2气体,即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符合强酸制弱酸原理,即酸性CH3COOH>H2CO3,酸性越强,电离常数越大,则可以说明Ka(CH3COOH)>Ka1(H2CO3),C正确;

D.①0.1mol/L溶液和②0.1mol/L溶液,两溶液中遵循物料守恒,即①中有,②中有,D正确;

故选A。

5.下列物质混合后,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pH减小的是

A.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无现象,再加入固体,产生无色气体

B.向水中加入固体,产生无色气体

C.向碘水中通入气体,碘水颜色变浅

D.向溶液中通入气体,生成黑色沉淀

【答案】C

【解析】

A.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无现象,再加入固体,产生无色气体,发生,因氧化还原反应酸减弱,pH增大,A错误;

B.向水中加入固体,产生无色气体,发生,因氧化还原反应碱性增强,pH增大,B错误;

C.向碘水中通入气体,碘水颜色变浅,,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pH减小,C正确;

D.向溶液中通入气体,生成黑色沉淀,发生,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故选C。

6.如图为氟利昂()破坏臭氧层的反应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I需要吸收能量

B.过程II可表示

C.过程III中只有新化学键的形成

D.上述过程说明氟利昂中氯原子是破坏的催化剂

【答案】C

【解析】

A.过程I是断键,因此过程I需要吸收能量,故A正确;

B.根据过程II图中信息,氯原子和臭氧反应生成一氧化氯和氧气,其过程可表示为,故B正确;

C.过程III是一氧化氯变为氯原子和氧气,该过程有旧化学键的断裂,也有新化学键的形成,故C错误;

D.如图为氟利昂()破坏臭氧层的反应过程示意图中过程II和过程III,则上述过程说明氟利昂中氯原子是破坏的催化剂,故D正确;

综上所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53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