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性金融在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及其与财政的关系研究样本.doc

开发性金融在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及其与财政的关系研究样本.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发性金融在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作用及其和财政关系研究

一、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历史变迁、关键问题及和开发性金融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也在不停深化。现在,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已基础形成,投资方法和融资渠道也趋于多样化,分散、多层次投资决议机制和间接调控机制,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投融资体制运行基础条件。但中国现行投融资体制仍然带有传统体制烙印,还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经济对于资源配置要求,其中部分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深入处理。

(一)改革开放以来市场体系建设。

1.市场体系发育过程。中国市场体系建设一样和经济体制改革同时推进。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从对生产资料商品属性确实定开始,在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了只把个人消费品视为商品,交换关系只在这些商品中发生作用局限。党十二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论断,强化了“市场取向”改革,并把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作为改革关键任务首次明确提了出来。党十三届四中全会又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计划经济和市场调整相结合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十四大深入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党十四大正式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体改革目标,强调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地位得到了深入确实立,市场体系也逐步得到培育和发展。总而言之,中国市场体系发育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1)1979年至1984年10月。伴随农村经济改革首先推进,逐步放开和发展集市贸易,放开个体经营,消费品市场最先得到较快发展,并带动了生产资料市场等萌芽和产生。

(2)1984年10月至1987年9月。1984年10月公布《中共中央相关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确定中国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确定生产资料也是商品,生产资料开始进入市场。1984年、1985年,国家调整了生产资料购销政策,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开始实施双轨制,即一部分(计划调拨部分)实施政府定价,一部分(上市部分)实施市场调整价,生产资料市场开始建立和发展起来。1986年,国家同意在上海、沈阳、天津、武汉、重庆、西安六城市建立钢材市场,带动了整个生产资料市场发展。

(3)1987年9月到1991年底。1987年9月党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概念和“国家调整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模式后,各类市场包含生产要素市场发展进入“快车道”,金融、地产、劳动力、技术、信息等市场快速起步和发展,生产要素价格开始显露并开始市场化进程。

(4)1992年1月至1997年9月。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1992年10月党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1993年11月党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了《相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决定》等,深入有力地推进了市场发育。在这期间,市场体系快速建立和价格改革迈出重大一步,使中国市场化改革取得显著进展,中国外市场对接也成为现实过程。

(5)1997年底至今。1997年9月,在党十五大上提出了“加紧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任务。以后,伴伴随政府机构改革,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改组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方法出台,经济市场化、自由化程度加深。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公布《中共中央相关深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提出深入促进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发展。现在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各类生产要素市场深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已初具框架,对资源配置已开始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2.关键市场发展情况。

(1)商品市场。伴随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中国商品市场快速发展,一是市场基础建设已经含有一定规模。中国城镇消费品市场达81017个,成交额26498亿元,遍布城镇商业网点形成了巨大商业网络。前11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4万亿元,增加13.2%,扣除物价变动原因,实际增加9.8%。生产资料销售额10.3万亿元,增加19.8%。二是相继出现了丰富多样商业形态。近几年来,很多新业态,如连锁超市、仓储超市、拍卖市场、旧货市场、电视购物、网上交易等相继出现,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法,拓展了市场空间,完善和发展了市场体系。三是市场流通出现了多个经济成份并存、多渠道竞争局面。尤其是集体、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大批进入流通领域。四是以市场为主导价格形成机制完全建立。改革开放前,中国绝大多数商品价格由政府决定。1979年,国家定价比重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为97.0%,在工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为100.0%,在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中为92.6%。到,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市场调整价比重为96.0%;在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中;市场调整价比重为93.9%;在生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