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老教材新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学案-单元高效复习第十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docxVIP

2022届老教材新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学案-单元高效复习第十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元高效复习

第十单元

本单元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一个主题: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2)两条主线: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3)三个重点: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

一、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三大经济政策

重商主义

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

存续时间

16-18世纪

18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

20世纪30-70年代

核心内容

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

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等方面干预经济

实践措施

鼓励建立手工工场,拓展海外贸易,积极抢占殖民地

资本家自由经营,消除关税壁垒

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政府直接投资高风险工业,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

兴衰原因

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富国强兵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需要,但不利于机器大工业的经营

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消除了障碍,自由资本主义盛极一时,但无法调整企业间的无政府状态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规模经营和良性发展,但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历史

影响

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促使西方加紧殖民扩张和贸易争夺

加速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各大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商品市场、原料和投资场所的争夺,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推动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飞速增长

思维训练

(2021年湖南适应性测试)19世纪末,美国工程师泰罗考察企业管理,认为工人不是简单的机器,只要对他们进行科学管理,资本家就有可能降低生产成本。这一主张 ()

A.认为工人应该主动提高生产效率

B.强调资本家要直接参与企业管理

C.反映了当时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D.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选C。工程师泰罗强调通过科学管理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这与19世纪末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有关,故C正确;材料中“对他们进行科学管理”而非工人主动提高生产效率,故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科学管理,降低生产成本,而非强调资本家直接参与企业管理,故B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指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而材料中强调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故D错误。

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与实践

1.马克思的设想: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按需分配的社会主义。这种理想化的主张并没有真正实践和实现过。

2.列宁的主张:俄国十月革命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理论和实践;十月革命后列宁在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设想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结果未成功;1921年,列宁又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

3.斯大林的主张:斯大林时期主张利用行政手段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通过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等,1936年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形成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对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产生重要的影响。

4.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在保持斯大林模式的基础上,给予企业一定的自主权利,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斯大林经济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弊端,注定难逃改革失败的命运。

5.戈尔巴乔夫对社会主义的新看法:彻底放弃“斯大林模式”,急于求成的激进改革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新思维”指导思想,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但是缺乏坚强的领导和配套措施,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思维训练

1961-1975年苏联农业投入情况表

1961-

1965年

1966-

1970年

1971-

1975年

国家及集体农庄为发展

农业投入资金(10亿卢布)

6.3

11.7

19.5

拖拉机(千辆)

170

235

287

收割机(千辆)

57

59

70

载重汽车(千辆)

52

102

187

无机肥料(百万吨)

16

40

65

上表数据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希望改变农业落后的面貌

B.解决重工业产品过剩问题

C.加大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

D.优化工业化中的资源配置

【解析】选A。题干中对农业的投入增多体现了苏联改变农业落后面貌的意图,故A正确。题干中并未涉及重工业的问题,故B错误;C表述仅仅是描述表格的现象,并未进行原因分析,故C错误;题目中并未涉及工业的资源配置,故D错误。

20世纪世界三大经济体制调整的比较

苏俄(联)新经济

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改革开放

不同

背景

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被粉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过时,一些地方发生叛乱

美国遭到资本主义世界

文档评论(0)

woyoce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年轻人,不能太心急。稳打稳扎才能脚踏实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