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15课《自相矛盾》 教学设计.docxVIP

五年级下册第15课《自相矛盾》 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相矛盾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PAGE

PAGE1

五年级下册第15课《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聚焦单元主题。《自相矛盾》是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思维的火花”这一主题,选编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三篇课文,想象类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以及语文园地。其中的三篇课文涉及古今中外不同文体,都通过生动且耐人寻味的故事展现出人物的思辨与智慧。

落实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人物的语言、行为是其思维的载体,客观条件是人物思考并采取行动的依据。在阅读文本时,若要推想人物的思维过程,就需要分析人物的言行以及当时的客观条件。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就要重视指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描写人物言行、描述客观条件的相关语句,从关键语句中提炼关键信息,将这些内容作为推想人物思维过程的依据,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清人物的思维过程,自然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读准“鬻、誉、弗、夫”等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联系上下文、猜测、组词等方法,了解文言文大概意思。

3.探究楚人的思维过程,了解“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体会寓意。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言文大概意思,背诵课文。

2.探究楚人的思维过程,了解“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体会寓意。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翻页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知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矛”“盾”,提示书写要点。

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了昨天、今天和明天。古人的智慧在如今依旧闪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自相矛盾》,请同学们大声齐读课题,并伸出手指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课题,注意“矛、盾”的笔画写法,“矛”字千万不要忘记最后一撇要写的舒展,“盾”字第一笔为平撇,“目”要窄长。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探究道理吧。

生讲故事,引入课文

孩子们,这个故事想必大家并不陌生,谁愿意自告奋勇来为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呢?好,你来试试,嗯,讲的绘声绘色,真是一个讲故事的小能手。其实啊,这个故事是出自于《韩非子》中的一段话,这段话是怎么写的呢?带着我们对故事的了解,借助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来读一读课文吧!同学们,你读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从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寓言故事的好奇心,巧妙勾连旧知,自然导入新课。指导书写“矛”与“盾”时,借助“矛”“盾”的形状和功能,加深认识,突破学生书写时易忽视的要点。】

二、探究课文,深思“矛”“盾”

(一)借助学过的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学生自行梳理文意

1.读准“鬻、誉、弗、夫”等字音,并试着翻译。

2.师总结文言文翻译常用方法。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注释、联系上下文、单音节变双音节等方法自行梳理出了文章大意,能够学以致用,真不错!

3.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语气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指导正音,进行范读。

(3)带着对生字词的理解再读句子,读好语气,生分角色朗读、再齐读。

4.读通句意,读好停顿,读出节奏

(1)聚焦学生预学单中的两个长句子。

句1: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句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学生自读感悟,对比句子的不同读法,结合句意选择合适停顿。

(3)指名朗读,说明理由。

(4)教师小结读好长句子的要点。

(二)合作学习,引发思辨

1.同桌互相交流,对照原文梳理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和结论。

2.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理解“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3.将“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作为激发点,促使学生进行思辨,找到楚人自相矛盾的原因,并进行分析。

4.教师小结:所以不管出现哪种情况,都说明楚人说的两句话前后抵触自相矛盾。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所以楚人此时弗能应也。

三、回味“矛”“盾,感悟道理

1.生说自相矛盾的意思。

2.总结寓言故事深刻的哲理。

3.学生借助背诵支架,尝试背诵。

4.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自相矛盾的事情。

5.进一步延伸,生思考:如何才能避免生活中的“自相矛盾呢”?

四、布置作业,拓展阅读。

1.出示寓言故事,激发阅读兴趣,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推荐阅读《韩非子》,挑战读一读故事原文,讲给家长听。

五、板书设计:

文档评论(0)

crsky2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