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从学生个案浅谈初中生“八年级现象”
眼前的这个男生把手写的书面保证书交给了我,这份书面保证书是我和他家长昨天留给他的额外任务。
昨天下午第三节的政治课上,我在巡班的时候发现他站在了教室的后面。我知道,他是被科任老师点名站像的。
我于是就将他叫了出来,简单地询问过便知道了事情的大概经过:上课已经几分钟了,他居然跑到理他隔了两排的另一个男生旁边吐了一口口水,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课堂秩序一时难以维持,所以政治老师只好让他站在后面听课。
这个孩子七年级的时候成绩很不错,有两次段考成绩在班级里也是名列前茅。但是,自八年级开学以来,他的身上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上课说话的频率多了起来,作业完成不了的次数有所增加,对待老师的说教也没有之前那么认同了。
刚刚过去的第一次月考,他的成绩与之前相比自然有所下滑。但是,据我观察,这并没有引起他的警觉,反而继续在走下坡路。就在今天下午的英语课上,我还当众批评了他上课讲话。没有想到,他居然在下一节的政治课又违反了课堂纪律。
事实上,这个男同学并不是个例。这个学期我明显地感觉到一些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态度都不同程度的偏失:对家长和老师的说教已经免疫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对原本属于自己的本质工作“学习”这件事情似乎也已经麻木了,一个个都像提线木偶般被“学习”这个操作玩家被动地复演着有口无心的生活。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教育学中的初二现象。所谓初二现象是指初二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发生的一系列现象:具有叛逆、盲目、易受外界影响、情绪容易激动、暴躁、成绩两极分化普遍、违纪违规频繁、存在心理障碍等特征,但同时又具有可塑性、主动、追求独立等特点。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初二阶段的学生处在“心理断乳期”。
因此,我们可以说,初二阶段既是学生发展的危险期,同时也是初二学生不可避免的成长的关键期。那么,对于正处于该阶段的正如我面前的这个的孩子,我们该如何加以引导呢?
我思虑再三,拨通了他家长的手机号码,将他最近的表现一一陈述,意在告知家长其孩子在学校的具体表现,以期能得到家长的教育合力。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孩子的母亲一听到孩子近期在校的一些表现就立刻坐不住了,提出要来学校了解具体的情况。我当然理解母亲的心情,也表示十分欢迎她能来学校共商孩子的学习事宜。
大约半个小时后,孩子的母亲带着一个大约只有三岁多的小女孩出现在了办公室。这位母亲先是当着办公室的老师们劈头盖脸地对孩子一顿说落,然后向我反馈了他最近一两月在家的具体情况。
一个孩子的变化是整体性的而非仅仅在某一个方面,这是我在这个孩子身上所悟到的东西。通过他母亲的大概讲述,我得知他在家里居然能够做出和家长动手的严重程度。这十分令我感到意外,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他一向是一个善良又有礼貌的人。
为什么会变化这么大呢?通过他母亲具体的讲述,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
他的一个表亲已经辍学在家一年多了,这个辍学的孩子在家里多次跟顶撞父母甚至对父母大打出手,并且时常以自己的生命为要挟以达到自己的各种目的。而他的这个老表经常来找他玩,就这样,孩子就慢慢地有了“叛逆”的苗头。人要想学“坏”其实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
在“榜样效应”的带领下孩子是很容易走上歧途的,毕竟下坡路要比上坡路容易得多。有时候,我们殚精竭虑所塑造出好的教育以及环境,会因为“同伴群体”这个“马蹄钉”而前功尽弃。
此时此刻,孩子的脸上挂着两行清泪。我猜想,在进办公室之前,孩子的妈妈应该是给他“上了一课”了。
听完孩子母亲的倾述后,我也直言不讳地提出了我对面前这个孩子近期的观察结论:学习失去了目标,对自己的要求太低。我接着也提出了诚恳的建议:家长需重视孩子的同伴交往,孩子对于学习的态度需要及时刹不住车,不然会偏离优秀越来越远的。同时我也再次申明我们老师对他的期待其实一直很高,而且我们也相信他会有所进步的。
最后,这个孩子在我和他家长面前承诺会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并答应以书面形式做个保证,这也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个场景。我接过他的书面保证书,拍着他的肩膀说,我会好好保存这份保证书,并会密切关注他的具体表现。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几天了,孩子的表现又有了新的转折:上课说话的次数少了,作业也没有出现不提交的情况。可是,这个孩子好的转变能坚持多久呢?这样的转变仅仅是因为一份书面保证吗?这样形式的家校共育是科学有效的吗?我想这是一篇文章解决不了的问题,也是我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