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感染完整版.pptx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细菌感染;根据传播的特点:传染性感染

非传染性感染

根据病原体来源:外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

根据发生的场所:社会感染

医院感染;感染的来源;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正常菌群(normalflora);正常菌群生理学意义:

1.生物拮抗——作屏障

有害代谢产物、占位性保护、营养竞争

2.营养作用——产营养

3.免疫作用——刺激免疫器官的发育;交叉反应;

4.抗衰老作用——除废物,SOD

5.抗肿瘤作用

;条件致病菌(机会致病菌)

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就成了条件致病菌。此引起的感染称机会感染。

致病条件

寄居部位的改变

免疫功能低下

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

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microbialselectionandsubstitution):各菌群的种类或数量发生大幅度变化

二重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等;细菌的致病机制;细菌的致病机制;细菌的毒力物质:侵袭力、毒素

(物质基础);侵袭力(invasiveness)

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粘附素粘附于粘膜上皮细胞上,避免被清除包括菌毛、细胞壁成分

荚膜抗吞噬和阻挠杀菌物质的作用

侵袭性物质有利细菌侵入上皮细胞

有利细菌在组织中扩散酶

;粘附机制;;粘附性结构物质

1菌毛:

编码菌毛基因:染色体、质粒

特点:组织特异性,受体:

G-:糖类,G+:类蛋白或糖蛋白

2细胞壁成分:

脂磷壁酸(A族链球菌):受体纤维结合蛋白

3其他因素:生化反应

“菌斑”:龋齿:乳杆菌;粘附物质的致病机制:;侵袭力(invasiveness)

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粘附素粘附于粘膜上皮细胞上,避免被清除包括菌毛、细胞壁成分

荚膜抗吞噬??阻挠杀菌物质的作用

侵袭性物质有利细菌侵入上皮细胞

有利细菌在组织中扩散酶

;;方式;意义:

正常菌群----占位性生物屏障作用

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和感染:

①粘附能力增强

②增强抵抗力---抵抗免疫物质及抗菌药物的攻击(难治性细菌感染)

③利于细菌耐药因子的传递;侵袭力(invasiveness)

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粘附素粘附于粘膜上皮细胞上,避免被清除包括菌毛、细胞壁成分

荚膜抗吞噬和阻挠杀菌物质的作用

侵袭性物质有利细菌侵入上皮细胞

有利细菌在组织中扩散酶

;2.繁殖与扩散物质

粘附定植

抵抗机体

的防御功能

利用侵袭性物质(酶类或侵袭素)从感染的局部向周围深层及全身扩散;;毒素:细菌产生的毒性物质;特点;;ETEC不耐热肠毒素

霍乱肠毒素

破伤风痉挛毒素

肉毒毒素

;特点;;;特点;;内毒素endotoxin;内毒素;内毒素的作用机制

毒性作用广泛、各种细菌内毒素毒性作用基本相似,主要如下:;内毒素血症及中毒性休克大量内毒素释放可作用于血凝系统、补体系统、激肽系统,释放各种血管活性物质(组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激肽)血管舒缩功能率乱微循环障碍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休克。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指微血栓广泛沉着于小血管中,导致的一种严重综合征

发病机理:

G-细菌败血症时,血管内皮细胞广泛损伤胶原组织暴露凝血系统激活血小板凝聚小血管内微血栓广泛沉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