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年).docxVIP

纲要上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年).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学设计

设计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葛晓桃

课程标准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教学内容分析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中的第2课。本课分为三个子目,分别是: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疆域的奠定,统治危机的初显,时间范围上主要是康雍乾三朝。根据本课标题提取出本课关键词“鼎盛”与“危机”,将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子目和“疆域的奠定”子目统属于“鼎盛之貌”部分,“统治危机的初显”属于“危机”部分。同时,调整了教学顺序,“疆域的奠定”为先,后接“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以君主专制强化发展伴随而来的文字狱引出“统治危机的初显”。

学情分析

初中七年级下册的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用一整课详细介绍了清朝的边疆治理措施与成果,但探索程度较浅,更注重基本史实的了解;初中七年级下册的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介绍了军机处、文字狱、社会矛盾、闭关锁国等基本的知识内容。对比之下,高中教材增添了奏折制度,高中的历史学习需要更加注重清朝历史版图奠定的深层次意义,注重清朝制度措施与历朝历代的沿袭发展性,需要把握其中的历史规律,同时,对于统治危机的初显注重强调人口的过度膨胀带来的连锁反应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对比明清版图及了解相关史料,了解清朝北部和西藏的疆域治理基于满蒙的民族关系,梳理清楚清朝对不同方位的边疆治理采取不同的措施,能准确概括出清朝边疆治理的特点并说出其影响。

能够利用文字、图片史料同时结合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认识清前中期君主专制发展到鼎盛阶段的表现——奏折制度和军机处——的特点、作用和双重影响。

通过探究清前中期初显的统治危机,知道人口过度膨胀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及这一时期农民起义频发背后的深层原因——传统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对比同时代的西方国家,联系中西时空形成横向对比,由此了解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办法。

通过对清朝疆域的奠定和社会危机初显的学习,增强对于国家政权、版图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怀,认识到闭关自守使中国错失与世界接轨的良机,明确坚持对外开放、坚持与世界交流交往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清朝疆域的奠定与治理

(二)教学难点:清朝统治危机初显背后的深层原因与清朝的危机应对表现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历史地图、历史图片、历史文字史料、多媒体PPT

(二)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材料展示】:明朝形势图和清朝疆域图

【教师讲述】提出问题:观察对比这两幅图,有什么差异。(具体差异如下:清朝的疆域面积明显比明朝的大;明朝地图上突出标注了长城,清朝地图没有。)

针对这些差异继续提出问题:明朝通过大规模修建长城抵御蒙古人的威胁,那清朝又是如何处理与蒙古人的关系的呢?清朝是如何将蒙古地区和新疆地区纳入中央王朝统一版图的呢?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清朝是如何进行具体而又有针对性的治理的呢?

仔细观察对比PPT上呈现的两幅地图,找出差异。

思考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带着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使用与第一部分要讲述的“疆域奠定”内容有关的明、清两朝地图作为导入,一方面是开门见山,一方面使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内容,链接明朝与清朝的学习知识,温故而知新。

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

一、“鼎盛”之貌——疆域奠定

1、蒙古地区(这部份内容主要是教师讲授)

【材料展示】:明朝地图、清朝地图、现今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的行政区划地图

【教师讲述】:清朝对蒙古地区的治理基于满蒙联姻而形成的两者之间友好的民族关系,后经过武力军事控制方式使蒙古地区纳入中央王朝统一版图。对蒙古地区的治理主要设置盟旗制度,这制度也来源于蒙古地区的“万户制”和“会盟制”和满洲的“八旗制”。而这一制度也还部分存留于现今的内蒙古地方行政区划之中,内蒙古现今仍有三个盟,地级市、盟内也部分有旗,譬如兴安盟。

在教师讲授过程中,仔细聆听,做好笔记。

紧接导入新课环节的问题,在这一部分使学生明白民族交融所形成的融洽民族关系是清朝治理北部边疆和西藏的基石,认识到民族交融的重要意义。同时,了解清朝在蒙古地区实行的盟旗制度的历史来源和历史影响。

西藏地区

【材料展示】:五世达赖喇嘛朝觐清顺治帝图壁画、北京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32134223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