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丰县海丰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穿井得一人

授课人:

学校:

班级:初一(3)班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包含了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引人遐思,给人启迪。《穿井得一人》是一篇寓言,体现了寓言的讽喻特色,在网络自媒体时代,它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另外它也是一篇文言文,文言实词的教学也应得到相应重视。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文言文学习的初级阶段,虽然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文言文,但文言字词还在积累之中。本篇文言寓言,简短,字词句较简单,适合锻炼自行翻译能力。内容以对话为主,故事性强,趣味性高,适宜学生分角色表演,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与文学常识。

2、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言。

3、学习改写及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根据注释自行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结合课文注释认识《吕氏春秋》

二、朗读入题

三、了解课文大意

(一)、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教师点拨纠正。

(二)小结—课文内容梳理

五、深入探究

(一)丁氏“歧义”

丁氏“吾穿井得一人”,这句话怎样翻译?丁氏的实际意思是?

(1)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2)我家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

(二)合作探究,谈感悟

演一演

传之者、宋君

2、我从……的角度,看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四)感悟明理

六、联系生活,拓展深化

例:2011年核泄漏疯抢食盐事件

小结——西方寓言与中国古代寓言的对比

八、对比阅读——《欲食半饼喻》

(一)翻译理解选文内容

结合注释讲一讲该文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

(二)感悟寓意

分享一下,你从这则寓言中体会到了什么?

七、课后作业

扩写《穿井得一人》,结尾要阐明你从寓言里获得的启示。

适时引导、点评

学生师范朗读

全体齐读

结合注释小组翻译课文。

复述故事

融入想象演一演传之者,宋君。

学生思考,畅谈感悟

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传谣事件

生讲感悟

课后微测

锻炼学生的对文言实词的运用,及基础的文言翻译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反思

在文言文学习起始年级重视习惯的培养,包括使用注释自行翻译、课前经典诵读等。在整体感知环节切入课文,使学生对文章的大意有整体了解;注重寓言的教育功能,教人向善,引导正确价值观。抓住小组合作,用恰当的活动引导学生课堂互动!遗憾很多,有以下几条格外值得记取:一是本课设置教学目标较多,“学习改写及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此项在课中未有体现;二是重难点即课堂翻译环节时间较短,仅对文意简单梳理,文言词汇未得到有效落实;三是各环节时间过于紧凑,学生思考时间较少;此外,内容设置较多,如中西方寓言对比可置于22课全篇寓言上完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1****60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