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粪便常规检查项目解读.docx

临床检验粪便常规检查项目解读.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检验粪便常规检查项目解读

粪便是食物在体内消化的最终产物,是由未消化的食物残渣、食物的分解产物消化液、胃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白细胞、肠道正常菌群等组成。病理性粪便还可出现异常的有形成分,如红细胞、寄生虫及虫卵、病理性结晶、结石及致病菌等。

粪便主要检查内容包括粪便一般检查(理学、化学)、显微镜检查等。检査主要目的是:

①了解消化道有无感染、出血、恶性肿瘤等;

②根据粪便的性状与组成,了解胃肠道和肝胆系统的功能状况;

③检查肠道致病菌,协助诊断肠道传染病;

④粪便隐血试验可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筛检试验;

⑤根据粪便的颜色、粪胆素的检查有助于鉴别黄疸的类型。

一、粪便一般性状检查

粪便一般性状受食物的种类、性质、量的影响较大,也受某些药物的影响但粪便一般性状检查对消化系统疾病和寄生虫感染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成人每天一般排便1次,约100-300g,为成形软便,呈黄褐色,有少量黏液,有粪臭。婴幼儿粪便可为黄色或金黄色糊状。

1、量

健康人的粪便量随着食物种类、食量及消化器官的功能状态而异。细粮和肉食者粪便量较少;粗粮和蔬菜为主者粪便量较多。当胃肠道、胰腺有炎症或功能紊乱时,因炎症渗出、肠蠕动加快及消化吸收功能不良,可使排便次数和排便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多。

如果排便次数少,但排便量增多,多见于肠道上段病变;排便次数增多,但每次排便量减少,多为肠道下段病变。

2、性状

粪便性状改变及临床意义见表:

3、颜色

粪便的颜色可因进食种类不同而异,肉食者粪便偏黑褐色,进食过多绿色蔬菜者的粪便呈暗绿色。

粪便颜色变化及意义见表:

4、气味

粪便的气味与进食的种类、疾病等有关。正常粪便由于蛋白质的分解产物,如吲哚、粪臭素、硫醇、硫化氢、氨、靛基质等而产生臭味,素食者臭味轻,肉食者臭味重。在病理情况下粪便可产生恶臭味、腥臭味和酸臭味。

粪便气味的临床意义:

①恶臭:慢性肠炎、胰腺疾病、消化道大出血、结肠或直肠癌溃烂时,未消化的蛋白质发生腐败等;

②腥臭:阿米巴肠炎;

③酸臭:由脂肪、糖类消化不良或吸收不良,脂肪酸分解或糖的发酵所致。

5、寄生虫和结石

(1)寄生虫:

肠道寄生虫感染时粪便中可出现寄生虫,如蛔虫、蛲虫、绦虫等或其片段,肉眼即可发现;钩虫虫体需要筛查粪便后才能发现。服用驱虫剂后应常规检查有无寄生虫。

(2)结石:

粪便中可发现胆石、粪石、胰石和肠结石等,最多见的是胆石。粪便中出现胆石多见于服用排石药物或碎石术之后。

二、粪便化学检查

粪便的化学检查有酸碱度反应、隐血试验、粪胆素和脂肪测算等,其中隐血试验是最有意义的化学检查。

1、粪便隐血试验

消化道出血较少时(<5ml),红细胞已被消化分解,粪便外观无血色,且显微镜检查也未发现红细胞者为隐血。采用化学方法或免疫学方法检查粪便微量出血的试验称为粪便隐血试验(FOBT)。

FOBT是粪便检查最常用的筛查项目,主要用于消化道出血的判断、消化道溃疡与肿瘤出血的鉴别,以及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普查的一个筛查指标。FOBT阳性时,应及时检查出血源如果未能查到出血源,则可能为假阳性,但必须在3~6月之后重新检查FOBT,直至检查到出血源或排除出血为止。

FOBT阳性的临床诊断方法与临床意义如下图:

由于FOBT简便、价廉、对病人无危害,美国临床生物化学学会(NACB)建议对5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或年进行次愈创木脂法FOBT筛查。但有些胃肠道出血是间歇性的,为了降低误诊率,必须对同一病人的不同标本检查3~6次。

2、脂肪

粪便脂肪检查可以作为了解消化道的消化功能和吸收功能的参考指标。成人粪便总脂量(以脂肪酸计算):2~5g/24h,或为干粪便的7.3%~27.6%;成人进食脂肪50~150g/24h,脂肪吸收率>95%。

当脂肪消化吸收能力减退时,粪便总脂肪量大量增加,若24h粪便总脂肪量超过6g,称脂肪泻。

粪便脂肪增加可见于:

①胰腺疾病: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纤维囊性变等。

②肝胆疾病:胆汁淤积性黄疸、胆汁分泌不足、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

③小肠病变:乳糜泻、Whipple病(肠源性脂肪代谢障碍综合征)、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等。

④其他:胃、十二指肠瘘,消化性溃疡等。

三、粪便显微镜检查

粪便显微镜检查包括细胞、食物残渣、结晶、细菌以及寄生虫5种项目,主要观察粪便中有无细胞、寄生虫虫卵、原虫以及各种食物残渣等,有助于消道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同时,粪便显微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病原体感染最直接和最可靠的方法,可明确诊断相应的寄生虫病或寄生虫感染。对消道肿瘤的诊断也具有重要价值。

1、细胞和食物残渣

粪便中的细胞及食物残增多的临床意义见表:

2、结晶

病理性结晶主要有:

①Charcot-Leyden结晶:见于阿米巴痢疾、钩虫病和过敏性肠炎等病人。

②血红素结晶:为棕黄色斜方形结晶,主要见于胃肠道出血病人。

文档评论(0)

150****5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分享知识,传播快乐!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3月19日上传了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