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三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教学设计.docx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三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历史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教学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对云冈石窟的佛塔和佛造像的赏析,指导学生学会赏析文化遗产的方法。

通过了解云冈石窟的价值,探究文化遗产的价值。

通过了解云冈石窟保护的历程,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的原则是历史的真实性。

通过了解云冈石窟保护的历程,探究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依托史料,分析文化遗产的价值。

2.依托史料,分析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不利因素及文化遗产保护采取的措施。

教学难点:

1.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不利因素

2.文化遗产保护对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选择性必修三的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本节课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探究文化遗产的价值;二是探究文化遗产的保护。请同学们看这几幅图片,

第一幅云冈石窟寺,第二幅是莫高窟的壁画,最后一幅是昆曲,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文化遗产,那什么是文化遗产呢?《世界遗产公约》认为文化遗产指代表人类文明留下的辉煌,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包括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仪式、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等)。前两幅看得见,摸得着,属于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我们只能婷,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游览云冈石窟体会人类文明留下的辉煌。

讲授新课:

一、探究文化遗产的价值

游览之前,我们先来看云冈石窟平面示意图。

从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云冈石窟的修建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6~20号窟是最早修建的,后世称为“昙曜五窟”,16号窟往东的属于中期石窟,基本建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前,20号窟往西是晚期石窟,建于迁都洛阳之后。云冈石窟绵延一公里,现存洞窟45座,佛造像5.9万余尊。云冈石窟最早是由北魏文成帝命昙曜组织修建,为何鲜卑族的北魏政权如此重视佛教的发展?这离不开佛教徒的努力,一位叫法果的佛教徒认为佛教不可离开人主,人主也需要被神化,于是他将帝与佛相统一,提出皇帝即为当世如来的理论,成功将佛教徒转至皇帝的门下,迎合了统治者的心理。统治者也需要借助佛教力量巩固政权。正是在皇家的支持下,云冈石窟才得以迅速发展。

了解了云冈石窟的基本信息后,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39号窟,迎面而来的是一座石塔,为何要在石窟里面修建石塔?

这就需要从印度佛教徒说起,他们跑到山清水秀,远离尘嚣的地方凿山洞禅修,只是打坐很难禅修,他需要见到佛的形象,可是佛教早期不是偶像崇拜,所以就没有佛的形象,佛塔就成了佛的象征,我们看看印度佛塔长什么样子。

我们一对比会发现相似度很小,古代的中国人太不适应印度佛塔的造型,就对它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佛塔就成了中国典型的阁楼建筑,为什么会这样?西汉的时候,方士告诉汉武帝,仙人好楼居,汉武帝时就大起楼阁,佛教刚传入时,中国人认为佛也是神仙,所以就用中国人喜欢的神仙居住的样子给佛重新设计了住宅形式。石塔的改造说说明什么?佛教传入中国后与本土文化相互借鉴,呈现交融的趋势。

历史上,不仅佛塔经历了中国化的翻译,佛像也被中国工匠逐步翻译成更符合中国人欣赏习惯的形式。影响云冈最重要的两种佛像,第一种是犍陀罗风格:犍陀罗在古代印度西北(今巴基斯坦境内),该地受亚历山大东征影响,佛像带有希腊风格,头发是希腊式卷发,面容高鼻深目,像一个希腊美男子,身上披着罗马式长袍,衣纹高高突起。另一种是印度本土的笈多风格佛像,头上变成螺发,脸变成印度人的样子,最具特色的是衣纹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的,称作湿衣佛像,中国艺术史中称这种衣纹为“曹衣出水”。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赏析佛造像。

问题1:这三尊佛造像分属于早期、中期、晚期,同学们观察图片,从面部、身形、衣着等角度分析三尊佛像的特点及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趋势的原因。

云冈石窟早中晚期的变化趋势是逐渐本土化,主要原因是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儒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的影响。

云冈石窟最早走向世界是因为日本著名建筑史学者伊东忠太,他来云冈石窟考察有个特别的历史背景。他读博士时,研究的是日本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奈良法隆寺,在法隆寺他发现了类似希腊装饰的痕迹,当时日本非常希望脱亚入欧,他于是大胆假设日本最古老建筑的源头是希腊,没想到,最终在云冈石窟,他才发现,日本古代建筑的源头其实是来自中国南北朝建筑。

比如法隆寺五重塔和39号窟五层石塔非常神似;法隆寺中比木构建筑还古老的铜像,和秀骨清相的云冈晚期雕像,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探究任务一: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文化遗产的价值。

文化遗产是凝固了的历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