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docx

关于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在创建课堂思维文化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的问题意识是否敏锐、强烈,设计的问题是否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思维至关重要。教师的教学设计中的一项基本工作就是精致地设计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往往是通过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问题设计在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中占据首要位置。因此,问题设计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是衡量课堂思维文化是否得以充分建构的重要标准。同时,教师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教师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主动探究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重要作用。问题设计水平的背后展示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理论水平,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理解水平,是教师对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和运用水平。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能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室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也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逐渐被教师抛弃,代之以“基于问题”的方式展开教学,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给教师教学设计提出的建议中,明确了“以问题为引领”的要求:“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绝不是取决于对现成的历史结论的记忆,而是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历史,在说明自己对学习问题的看法中解释历史。教师要认识到,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实施,都在一定程度上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以问题引领作为展开教学的切入点,结合教学内容的逻辑层次,设置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解决的问题。”

在课程改革和课堂改革的推动下,绝大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了问题引领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课堂上一讲到底的满堂灌形式已经很少见了,这无疑是课堂教学的一大进步。但是,现阶段的“问题教学”并未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和效果,多数教师采用“教师提问学生作答”的直接、简单模式,把过去的满堂灌、满堂讲变成满堂问,这虽是一种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方法,但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作知识获得过程中的被动者,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过程进行思考和学习。显然,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也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激发。具体而言,这种不足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课本表述中找答案的问题。诸如“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签订对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样的问题所能够起到的作用仅仅是让学生去关注了课本的表述,是典型的“照本宣科”,连简单的概括、比较等思维要求都没有,反而分散了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注意力。第二,预设了格式化答案的固定问题。如,“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体现了哪位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这类的问题已经明确定性,所谓的思考也没有多大价值。第三,缺少疑难性的简单问题,也就是表层性的问题,这类的问题往往停留在简单的“识记”层面,不需要抽象的表述就可以回答的问题。第四,缺少思维度的表面问题。这类的问题不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归纳、比较等抽象性的整合加工,或者依托史料进行分析认识,从而构建起自己的历史叙述,较少的思维含量对构建思维文化的意义不大。实际上,上述四类问题都是缺乏深度思维含量的问题。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实施,都在一定程度上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以问题引领作为展开教学的切入,结合教学内容的逻辑层次,设计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解决的问题,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思维思辨,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历史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一次专题培训中,教育部浙江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专家通过跟踪中学教学,对中学语文《战国四公子列传》课堂教学的梯度问题设计的研究成果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专家们通过三个梯度的问题设计,展示了不同梯度的问题设计对于学习者思维习惯和思维效果的不同影响。梯度性问题设计如下:

从三个梯度的问题设计来看,问题设计的素养要求层层深入,逐步提高。一、二梯度的问题侧重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和“审美鉴赏与创造”。相比较而言,第三梯度的问题设计,对素养的要求更加全面、深刻:

问题(1)侧重于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问题(2)侧重于语文核心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