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分配与消费;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不同社会制度下国民收入的来源、指标体系和核算方法,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居民收入的构成与储蓄的作用;了解按资分配的本质,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机制,正确理解经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认清不同社会制度下消费功能、结构与水平;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把握阶级和阶层及其发展趋势。;第一节 国民收入;一、国民收入及其相关概念;SNA;二、决定国民收入量的因素;三、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和核算体系;思考:两大核算体系在核算国民收入的量上有什么区别?审视教材P264表12-1。
MPS国民收入=SNA国民收入-国外净要素收入-服务净产值+物质生产部门的服务支出-固定资产折旧额;四、国民收入的分配;五、国民收入分配的制衡机制;六、居民收入与储蓄;六、居民收入与储蓄;第二节 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一、市场型按劳分配;一、市场型按劳分配;B.市场型按劳分配
条件:1、商品经济;
2、除公有制还有其他所有制;
3、社会不是统一的生产单位,企业是独立的生产者特点:1、按劳分配不是社会统一和唯一的分配原则,仅局
限在公有制经济内部;
2、主体不是社会,而是企业;
3、在企业内部进行分配;
4、借助货币进行。;二、按资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要素分配的客观依据:
1、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与我国当前多种所有制的形式相适应的。
2、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由生产要素所有权引起的。
3、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
4、生产要素是社会产品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即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思考:提高劳动收入还是提高财产性收入?;三、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关系;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相互依存:公平与效率“同向互促”。
相互矛盾:由所有制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本身决定。
中国公平与效率实践的演变:
改革开放初期:效率绝对优先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兼顾效率与公平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党的十七大:更加注重公平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第三节 居民消费;—、居民消费及其性质;二、消费水平;三、消费结构;四、消费方式;第四节 阶级;一、阶级的经济含义;二、当代资产阶级国家阶级的变化;三、中国社会阶级和阶层的变化;案例讨论一;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包括从单位得到的工资和货币性福利收入,这一部分被称为“制度内收入”,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红色收入”。但是根据有关数据来衡量,目前人们工资的绝大部分均支付到食物方面。换句话说,人们几乎很难通过“制度内”收入获得储蓄。因此,庞大的消费能力和银行储蓄,基本上是通过“制度外”实现的。有人将“制度外”收入形象
地称之为“灰色收入”。它有多种类型,包括单位大面积的“创收”所得,个人提供的服务收费(如高级专门人才的专题报告费),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获得的回扣和非法收入。;“制度外”的发展使人们不得不关注到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据齐鲁晚报报道,有一些“制度外”的收入几乎与“制度内”
工作没有多少联系。其结果是人们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投入“制度内”工作,使管理的难度加大,对正常的工作甚至于造成危害。当然,最为严重的问题是,有一部分人“制度外”的收入来源与以权谋私和腐败现象有关。此外,由于中国不存在公开的收入申报制度,有关“制度外”收入对整体收入差距的影响无法进行统计。;有人认为灰色收入是非完全市场机制的润滑剂,只要政府还掌握干预市场运作的权利,寻租行为与灰色收入就不会消失,你怎么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