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讲解:专题2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部分).docx

2025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讲解:专题2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部分).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第三部分选择性必修

专题2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二)

考点56法律与教化

知识点1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1.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德治

①起源:西周统治者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

②发展:东周时期,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诸侯国君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

(2)法治

①早期国家: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

②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4)评价

①儒家: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难以落到实处。

②法家: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最终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

2.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时期

①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律的编纂。汉承秦制,制成《九章律》。

②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3)唐朝的法律与教化

①唐朝的法律

A.发展:唐高宗永徽年间修订颁布《永徽律》,后又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

B.地位:《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C.特点:礼法结合的典范。

D.影响:此后,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

②唐朝的教化

A.提倡礼治:732年,唐朝政府颁行《大唐开元礼》,这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也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B.注重基层教化: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3.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法律

①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

②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

③明朝: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

④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2)教化

①宋朝

A.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

B.程朱理学通过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

C.朱熹的《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②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北宋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

③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④清朝

A.乡约宣讲内容变成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

B.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的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知识点2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2.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1)思想基础: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了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思想主张,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

(2)基本特征

①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

②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

③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3)局限性

①它确认了私有财产制度,每个人财产的多少往往决定着法律地位的高低。

②对个人权利的认定也有逐渐改进的过程。

(2)宗教改革后的基督教

①概况:宗教改革后,西欧的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

②新教主张: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通过自己阅读《圣经》理解教义,还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

③局限

A.新教仍然坚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束缚人们的行为,麻醉人们的思想。

B.排斥其他教派,引发宗教冲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C.对教义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被斥为“异端”,遭到迫害。

知识点3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①背景:新中国百废待兴,物质匮乏。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社会上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

②表现

A.道德风尚:健康向上。

B.政治氛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

C.行动准则: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人际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2)改革开放后

①背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表现

A.20世纪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是当时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

B.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系列创建活动,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起了积极作用。1994年,中共中央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C.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考法1古代中国的法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