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东省青岛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岛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冬小麦原产于西亚、北非一带,大约4000年前传入中国,并逐渐推广到各地。唐代是冬小麦空间扩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冬小麦的地位有了全面改变,两税法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台的。两税法规定“夏税尽六月,秋税尽十一月”。其中的六月和十一月正是冬小麦与粟等作物的成熟期。麦熟为夏税起收的时间标志,粟、稻等成熟为秋税起收的时间标志。全国各地缴纳的物品并非只有麦、粟二物,而是因地设项。夏税交纳时间与冬小麦成熟期吻合,但并非夏税征纳地就应是冬小麦种植区,银、钞、钱、绢都是非冬麦区纳税的替代物。

那么历史时期冬小麦分布北界位于什么地方?宋人庄绰有言,“陕西沿边地苦寒,种麦周岁始熟,以故粘齿不可食”。春小麦春种秋收,周岁始熟;冬小麦秋种夏收,属于越冬作物,跨岁而熟。生长期与食性二者证明宋代陕西沿边种植的是春小麦,这时陕西边地大致位于无定河流域至横山一线,即北纬38度附近;冬小麦的分布区应在此线之南,从陕西沿边向东进入河东路(今山西)辖境,府州(今陕西府谷)位于黄河岸边,宋太祖乾德“四年四月府州、尉氏县、云阳县并有麦两歧”,“麦两歧”为小麦成长到一定时期才能看到的瑞兆,因此四月在府州看到“有麦两歧”当是冬小麦接近成熟的物候标识。欧阳修对与府州纬度相近的宁化军(今山西宁武县)却留下这样的记述:“本军地寒,民不种麦。”府州与宁化军都位于北纬39度附近,由此看来这一纬度位置正值冬小麦北界的边缘地带。将陕西沿边春小麦种植区所在的北纬38度与河东一带的北纬39度连接起来成一条斜线,这条斜线与中国气温带分布完全吻合,顺应这一趋势向太行山以东的河北路(今河北)延伸。由于河北路地处华北平原之上,气温高于河东,陕西所在的黄土高原,冬小麦的北界大约在北纬40度燕山一线。

探讨历史时期冬小麦分布北界与气候变化,需要提及的是满志敏提出的9—13世纪冬小麦北界达到今长春附近的观点。《金史·食货志》载金代两税法:“夏税六月止八月,秋税十月止十二月。泰和五年……改秋税限十一月为初。中都、西京、北京、上京、辽东、陕西地寒,稼穑迟熟,夏税限以七月为初。”这项研究将金代两税法涉及的燕山以北(今内蒙古东部、辽宁东部)视作冬小麦分布区,并以此作为温暖期的证据。那么金代在这一地区征收两税中的夏税,究竟是征纳冬小麦还是替代品?最直接的证据是这里是否种植冬小麦。事实是辽金时期文献不仅只字未提塞外种植冬小麦,且与小麦相关的信息也十分罕见,这说明这里不属于冬小麦分布区,更不具备以此纳税的价值。冬小麦为暖温带粮食作物,冬季最低温度是其生长的制约性因素。至20世纪初冬小麦的北界仍维持在明长城以南。当代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与各种现代农业科技之下,冬小麦稳定分布区尚不能达到长春一带,金代又如何能至呢?沿横山、无定河经山西中部至燕山一线构成的冬小麦分布北界,经历宋、辽、金至明清时期大体维持不变。

(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材料二: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冬小麦生产可能产生重要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剧烈变化,从而引发极端气候如极端高(低)温、干旱和水涝等频现,这非常不利于冬小麦生产的发展。

气候变暖提高了总积温,导致中国冬小麦分布界发生变化。冬小麦北界有北移西扩趋势,且这种趋势正在逐渐加剧。郝志新等研究辽宁省冬小麦种植北界时就发现,在气候变化情况下,辽宁省冬小麦种植北界较中国过去所确定的冬小麦种植北界北移1—2个纬度;杨晓光等人研究发现,甘肃西扩20km,青海西扩120km。

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升高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冬小麦根、茎、叶的生长,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和氮素的吸收与利用,有利于提高产量,但气候变化在中国还表现为太阳辐射的下降,冬小麦主产区黄淮海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下降更为显著。试验研究表明,长期弱光小麦产量降幅可达6.4%~25.8%。

在不同的生育期,降雨量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不同。生育前期降雨量增加有利于冬小麦产量的提高,而中后期则会导致一定的减产。然而,最值得关注和警惕的是高温与低温以及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导致的干旱和渍水等极端气象灾害事件,全球气候变化发生频率显著增加,严重影响了小麦的生产,尤其是生育中后期的“逆境”将导致冬小麦产量锐减。此外,气候变化导致的病虫草害加剧,这不仅导致冬小麦减产,还将显著增加冬小麦生产成本,不利于冬小麦生产。

(摘编自蔡剑、姜东《气候变化对中国冬小麦生产的影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气候寒冷,宋代陕西沿边地区不适宜种冬小麦,较适宜种周岁成熟的春小麦。

B.金代在燕山以北今内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97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十年深耕,专业只为中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