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杜甫优秀.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带,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雁儿高飞,带走了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第28页,共34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第29页,共34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开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赋诗,使岳阳楼更添一层神秘色彩。宏丽景色岳山之南欢乐和喜悦幻想联翩潇洒自如第30页,共34页,星期六,2024年,5月课堂作业一、颔联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第31页,共34页,星期六,2024年,5月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第32页,共34页,星期六,2024年,5月前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你认为本诗第二联的2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诗眼”分别“引”“衔”。“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第33页,共34页,星期六,2024年,5月感谢大家观看第34页,共34页,星期六,2024年,5月关于登岳阳楼杜甫优秀教学目标:1、把握诗中杜甫的情感2、把握本诗抒情手法3、领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第2页,共34页,星期六,2024年,5月解题1、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墙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一般认为建于唐。整体建筑没用一颗铁钉,没用一道横梁。主楼三层,长方形,楼顶似一顶将军的头盔。与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门票80元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写洞庭湖气势的句子: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3、登岳阳楼该写什么呢?登高诗一般会写所见、所闻、所思(景、事、情)第3页,共34页,星期六,2024年,5月关于杜甫一·杜甫知识(见头像)(1)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巩义人,世称杜拾遗,杜工部。(2)其诗被称为“史诗”,因为其诗显示唐开元盛世到分裂过程。(3)诗风:沉郁顿挫(“沉郁”指文章主旨博大深厚,情感深沉苍凉深厚、浓郁、忧愤、蕴藉;“顿挫”指语言和韵律停顿抑扬曲折有力。不是平滑流利和任情奔放)(4)中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代表诗人。有“诗圣”之称。(5)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第4页,共34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杜甫生平:杜甫出生于官宦家庭,生长于唐朝由盛入衰的变化时代,一生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35岁以前,是他读书(七岁吟诗,读书破万卷)和壮游时期(游吴越齐赵,结李白·高适),即开元盛世时期,也是杜甫最快意的时期,诗作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第二时期:35——44岁,是他长安困守的十年,是他走向现实主义的时期,安史之乱酝酿时期。此十年,诗人在长安求人援引做官,“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是杜甫屈辱生活时期,后又参加考试,奸相李林甫作弊说“天下无贤才”无一人中考,杜甫十年不仕,也经常挨冻受饿,也使他深入人民生活,了解人民疾苦,看到了统治者的罪恶。这十年也成就了忧国忧民的诗人。第5页,共34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三时期:45——48岁,陷入贼手与为官时期,安史之乱时期。他和人民一起在长安逃难,感受国破家亡的痛苦。后逃出长安,投奔凤翔,跟着肃宗做谏官(左拾遗)。后因直言进谏屡屡遭贬,也获得了深入人民的机会。此时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也同时是卫国战争,所以诗人一面同情人民,同时又勉励人民参战,诗作达到现实主义高峰。

文档评论(0)

xiaoshun2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