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同步优选教案(含2课时).docxVIP

湘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同步优选教案(含2课时).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课题名

2.2.1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知道自转方向,周期,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

综合思维:知道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并能解释所产生的昼夜更替及时间差异的问题。

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能树立正确的宇宙观、环境观、科学价值观。

地理实践力: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说明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的特征及其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昼夜交替和时差的计算。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探究、问答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播放视频《从月球上看地球自转》,让学生真实感受地球自转的情景。

【设计意图】视频能够有效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探索新知,产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1.小组活动:地球自转的特征

教师:展示小组探究题目:

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

你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吗?

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从南极上空俯视呢?

学生:根据展示的题目,自主阅读课本,主动思考寻找答案,跟小组成员探讨得出结论并完成表格。

教师强调: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可以记忆为“NNSS”。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学习,能更好的把握新知,小组讨论加深理解。

【过渡】想一想,地球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探究学习: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产生昼夜现象?

学生:思考后回答,因为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且有稳定的太阳光照射。

教师:延伸讲解,因为有昼夜现象的产生,再加上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所以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教师:出示练习题,加深对昼夜更替的理解。

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设计意图】以问答法和演示法结合,更加形象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教师讲解: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所以在地球上的人们总是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而且,在地球不同经度的位置,还会产生时差。全球划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15个经度,相邻2个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时间比西边早。计算时:东加西减。

学生:思考完成练习题:北京的林林此时是早上八点。她和在纽约的妈妈通电话时,妈妈那里是几点?

教师:指导方法:北京在东八区,纽约在西五区,两地相差13个时区,也就是13个小时。东早西晚,所以纽约此时是前一天的傍晚19点。

教师拓展:自西向东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减一天。

活动:第24届北京冬季奥运会于2022年2月4日20时(北京时间)开幕。结合图2-30,想一想,俄罗斯莫斯科,英国伦敦,美国纽约的当地居民在什么时间可以观看开幕式直播?

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地球自转给人们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体会自转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以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完成《助学读本》相关习题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课题名

2.2.2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知道公转中心、方向、周期等基本特征,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

综合思维:知道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并能解释所产生的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问题。

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能树立正确的宇宙观、环境观、科学价值观。

地理实践力: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说明其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教学重点

地球公转的特征及其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太阳高度的变化产生四季变化和五带。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探究、问答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播放视频《太阳系的运动》,让学生真实感受宇宙行星运动的情景,从而对地球公转有初印象。

【设计意图】视频能够有效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探索新知,产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1.小组活动:地球公转的特征

教师:展示小组探究题目:

地球围绕着什么在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什么样的呢?

你知道地球公转一圈是多长时间吗?

地球公转时为什么是倾斜的呢?

学生:根据展示的题目,自主阅读课本,主动思考寻找答案,跟小组成员探讨得出结论并完成表格。

学生练习:在地球运动的示意图上画出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学习,能更好的把握新知,小组讨论加深理解。

【过渡】想一想,地球公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探究学习: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基础概念:太阳高度角

教师:讲解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太阳高度角:是指对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光入射方向和地平面的夹角。太阳高度角越大,地面获得的热量越多,气温就越高。

学生:根据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完成练习,加深理解。同一地点,早晨、中午、傍晚三个时间段中,气温较高的是中午,此时太阳高度角最大。

教师:根据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太阳直射的意义。

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17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学高级教师,从事中小学多学科的教学工作,专业水平高,科研能力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