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力》复习课教学设计(全文5篇) .pdf

《运动和力》复习课教学设计(全文5篇) .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动和力》复习课教学设计(全文5篇)

第一篇:《运动和力》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考情分析:

运动和力是安徽中考的必考题,每年至少有两道题涉及,每个题

型均有涉及,主要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考察,分值为2—8分,考察的

知识点有:惯性、摩擦力、二力平衡、受力分析。

二、学情分析:

本届学生物理基础相对薄弱,从多次检测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始

终没有掌握一套适合自己学习物理的方法,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久而久之,有的学生已经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课堂上仅停留在听

话不捣乱的表象上。因此,本次总复习应以激发兴趣为起点,从基础

入手,逐步提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会综合运用所学

知识。

三、复习目标:

1、能正确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2、理解惯性的意义,能用惯性知识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

象;能说明物体的惯性与物体质量间的关系

3、知道二力平衡条件;能在具体问题中判断物体是否处于二力平

衡状态;能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情况分析;能在具体问题中分析说

明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哪两个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

4、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理解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理论依据(即二力平衡条件),并能对该实验

过程和结论等作出正确的说明。

5、能定性说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间的关系;

能结合具体问题说明如何增大有益摩擦或减小有害摩擦。

四、复习重难点:

1、二力平衡条件;能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情况分析;能在具体

问题中分析说明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哪两个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

用力等。

2、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进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五、复习过程

(一)、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

2.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

做惯性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物体的惯性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无关。

3.平衡状态(运动状态不变)和平衡力

4.二力平衡条件

同体、共线、反向、等大的两个力

5.课本实验

6.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7.总结运动和力的关系

(二)、摩擦力(f)

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

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力,

这个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

3.摩擦力的方向

4.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5.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6.减小摩擦的方法

(三)、例题讲解

(四)、课堂小结

【《运动和力》复习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运动和力教学设计

2.浮力复习课教学反思

3.运动和力同步练习题

4.运动和力说课稿

5.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学设计

6.《20以内的数》复习课教学设计精选

7.燕子的复习课教学设计参考

8.高三仿写句子复习课教学设计

9.《蚂蚁和蝈蝈》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二篇:《力》复习课教学设计

《力》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导学:

(一)目标及分解

1、教学目标:

1).梳理知识点,形成系统知识

2).会应用力、弹力、重力的相关知识判断、答题、解题、画受

力图3).会用G=mg计算,并弄清重力与质量的区别

2、目标分解:

(1)力是,力不能离开存在,其中给出力的物体叫物体,另一个

物体叫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一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二

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3)力的单位: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体验

1N的大小:让学生用手托起一个1N大小的钩码,手对钩码施加的力

大约是1N。(4)力的、、叫力的三要素。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LFF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