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用纲要上第1_14课考试版A4)(北京专用).docx

北京专用纲要上第1_14课考试版A4)(北京专用).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卷(北京专用)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14课。

5.难度系数:0.7。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考古资料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实证。某同学参观《龙·中华民族的图腾》展览,搜集到以下考古资料,从这些考古资料可以推断出的结论有(?)

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蚌壳堆塑龙。距今约6400年

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猪龙,龙身蜷缩,头部被设计成猪的形状。距今约5000多年

浙江余杭瑶山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龙首纹玉镯。距今约5000-4800年

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彩绘龙纹陶盘,盘内绘朱红龙纹,龙形象为蛇身鳄鱼头。龙口中含有类似禾穗的植物。距今约4000多年

①崇拜龙的观念形成于旧石器时代②龙的形态体现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

③龙的形象已具有农耕文化的特征④龙已成为专制主义皇权独尊的象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顾炎武《日知录》记载:“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B.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形成

C.宗法等级秩序崩溃 D.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加强

3.古代玉器为礼之重器,孔子用玉比喻理想人格: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坚硬),知(智)也;廉(棱角)而不刿(割),义也;垂之如队(坠),礼也。这一比喻寄托了()

A.隆礼重法的精神 B.无为而治的理想

C.修身明德的追求 D.选贤任能的理念

4.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政治主张。其中儒家认为治国应(?)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C.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D.壹赏则兵无敌,壹刑则令行,壹教则下听上。

5.湖南龙山县里耶镇里耶古城遗址出土部分秦代竹简,摘录部分内容如下图。这些内容可以用于研究秦代(?)

第一栏:南阳户人荆不更蛮强

第二栏:妻曰赚

第三栏:子小上造

第四栏:子小女子驼

第五栏:臣曰聚

伍长

注释:

南阳,乡名或里名;

户人,即户主;

荆,楚地,表明户人出生之地;不更,秦爵第四级;

蛮强,人名。

①监察制度②户籍制度③赋役制度④什伍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嬴政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体现了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皇权至上 B.严格的礼乐制

C.秦始皇非常勤政 D.鲜明的宗法制

7.汉武帝针对部分诸侯王国辖地仍然较广的现实,用主父偃之策,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即将王国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结果是“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上述做法()

A.实现了开疆拓土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确立了思想统一 D.有利于民族交融

8.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六篇关于少数民族的列传,开创了正史为少数民族政权立传的先例。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都被司马迁追述为黄帝的子孙后代。司马迁的民族思想突出反映了(?)

A.西汉大一统的局面 B.北方加速民族交融

C.华夏认同观念勃兴 D.中原正统意识淡化

9.甘肃嘉峪关市新城乡戈壁滩发现有1400多座砖墓群,多为魏晋时期的墓葬。其中3号墓中既有描绘鲜卑人耱地(平整土地)、耙地、采桑的壁画,也有描绘汉人放牧情境的壁画。这说明(?)

A.魏晋时期民族交流交融 B.江南经济得到了有效开发

C.北方政权比南方更稳定 D.女真族迁入中原定居生活

10.下图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①北方人口大量迁往南方②长江下游经济发展最快③工商业市镇在南方普及④南方经济实力超过北方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下列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葬中的东晋时期纸本绘画《地主庄园图》(部分)及简介中的信息反映出(?)

图中人物头戴高冠,身穿袍服,手拿团扇,右侧有曲盖、节、麾、幢

图中厨房摆满了石白、磨盘、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