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科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0830
一、学科简介
环境科学与工程是以生物、化学、物理、材料等成熟知识体系为学科基础,
最终形成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学科。随着对环境问题研究的深入和对学科
方法论的日益创新,研究领域不断深化与扩展,学科内涵更加丰富完善,已经
成为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与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结合点和协同创新的
前沿。未来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需要政策法规、科学原理、技术工艺、材料
装备、仪器仪表、机械电气、信息遥感、人工智能等多学科融合,从不同尺度
(全球尺度、区域尺度、城市群尺度、流域尺度、城市尺度、工业园区尺度、
密闭空间尺度)探索环境系统的科学原理、污染物迁移转化特征、生态系统平
衡规律、碳平衡方法,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发展绿色低碳新
技术体系,为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属于国际社会高度关
注的高科技领域。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以助力国家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
战和推动能源化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为出发点,结合我校石油石化行业背
景优势,积极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需求。经过
二十多年的建设发展,本学科已经成为首都清洁能源供应和使用安全保障技术
协同创新中心、中关村能源工程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安全生产工
程技术研究院等科技条件平台的骨干支撑力量。近五年承担完成国家科技重大
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
高水平科研课题;近五年科研经费到款额近4700万元,在油气资源处理与安全
利用、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形成鲜
明的能源环境科技创新特色。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长期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环境工程本科专业2005
年6月入选北京市高等学校品牌建设专业,2008年9月入选北京市级特色专业
建设点,2010年7月入选教育部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6月
40
环境科学与工程
入选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7年11月首批入选北京
市属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2022年6月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17年1
月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持续至今。环境工程教学与实验中心2009年
8月入选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4年11月通过北京市教委组织的专家验
收。
本学科现有教师28人,其中教授7人、副高级职称13人,博士学位获得
者占比超过80%,其中多名教师入选或荣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教学名
师、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北京市青
年拔尖人才、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拥有北京市优秀
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2个。
二、培养目标
培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
良好的职业道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勇于创新,
具有追求真理和献身科学事业的敬业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
务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
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本学科专门工程技术工作
的能力,能胜任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环保企业,以及国家、地方政府部门的
工作。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生具备探索和补充现有知识体系、获得交叉性知识的学习能力;能借用
相关方法和途径获得各种载体的知识素材,并通过学习、合理分类归档、比较
与分析、综合与归纳、提取与再造,形成解决专业问题所需的知识;掌握一门
外国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外文科技资料与文献,撰写外文专业文章。
2.学术能力
学生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新工艺、新技术、新设
备和新材料开发、数据归纳总结、学术论文和专利撰写、开展本领域学术报告
的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较强的适应能
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