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这些课文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主要讲述了少年周恩来目睹了中国的贫弱和外国人的欺凌,从而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课文层次清晰,先写少年周恩来耳闻“中华不振”,再写目睹“中华不振”,最后写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篇课文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价值和语文学习价值。从思想教育方面看,它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语文学习方面看,课文语言简洁明了,描写生动形象,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同时,课文中还涉及到一些历史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崛、范、魏”等生字,会写“肃、晰、振”等生字,正确读写“严肃、清晰、抱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预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汇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

三、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1.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体会当时中国的贫弱和外国人的欺凌。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五、教学策略

1.预习策略: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认识生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情境创设策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当时中国的贫弱和外国人的欺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问题引导策略: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合作探究策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5.读写结合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续写等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当时中国的贫弱和外国人的欺凌。

2.提问: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当时中国的贫弱和外国人的欺凌,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认读生字词。

3.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同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

(1)默读第一部分,思考:少年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体会少年周恩来对“中华不振”的疑惑和痛心。

①“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②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品读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2.学习第二部分(第11-14自然段)

(1)默读第二部分,思考:少年周恩来是怎样目睹“中华不振”的?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体会少年周恩来目睹“中华不振”时的悲愤心情。

①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8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