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热点--生态保护--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解析版.docx

经济类热点--生态保护--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经济类热点--生态保护--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

1.贾谊《新书君道》载:“文王之泽下被禽兽,洽于鱼鳖,故禽兽鱼鳖,枚若枚乐,而况士民乎?”《汉书晁错传》记其上书:“德上及飞鸟,下至水虫草木诸产,皆被其泽。然后阴阳调,四时节,日月光,风雨时。”这说明秦汉时期

A.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 B.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C.政府强化了对山林河川的管理 D.经济活动的规范性得到了加强

【答案】B

【详解】题干材料显示贾谊和晁错强调了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故B正确;题干并没涉及到人们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排除A;材料没有提及政府对山林河川的管理,也没有体现经济活动的规范性加强,排除CD。故选B。

2.周文王说:“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这反映出当时

A.形成了敬德保民的天命观

B.大自然已受到过度的开发

C.重视对小农经济的培植和保护

D.初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答案】D

【详解】商周时期为成就草木、鱼鳖、鸟兽之长,进行季节性禁伐、禁渔、禁猎可知,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天命相关信息,A项错误;当时的生产力无法做到B项所说的“过度开发”;小农经济出现是在春秋时期,C项错误。

3.西周有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战国有规定,“弃灰于道者断其手”。上述规定

A.体现了统治者仁爱之心 B.说明人与万物平等

C.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D.保证了社会的稳定

【答案】C

【详解】“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弃灰于道者断其手”。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规定体现了先秦时期生态保护的要求,故C正确;这体现不出统治者仁爱之心,故A错误;材料没有人与万物平等的信息,故B错误;“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说法错误,故D错误。

4.据《逸周书·文传解》记载:周文王曾告诫儿子周武王,“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麝不卵,以成鸟兽之长。”这反映出

A.周初统治者秉持敬天保民 B.中国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C.分封制助推自然资源保护 D.周天子初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夏、商、西周的文化。由题干材料信息“山林”“草木”“川泽”“鱼鳖”“鸟兽”可知周文王告诫周武王应遵循自然界动植物的生长规律,认识到这些动植物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要注重保护,D项正确;“敬天保民”是周公旦的治国思想,排除A项;“可持续发展”理念最早是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发大会提出的,排除B项;分封制的目的是巩固政权,排除C项。故选D项。

5.唐玄宗在《将封泰山断屠诏》中指出:“自古明王,仁及万物。……天下诸州,并令断屠,及渔猎采捕”。《全唐文》中也有《对射猿判》《对断屠判》《对仲夏百姓弋猎判》以及《对畋猎三品判》等案件的判决。这说明了唐代

A.官方禁绝渔猎活动

B.政府重视生态保护

C.佛教观念渗入司法

D.儒家仁爱主张普及

【答案】B

【详解】“断屠”是指在某些特定时期禁绝屠宰和渔猎活动,而非由官方禁绝全部渔猎,故排除A项;根据“自古明主,仁及万物”可知唐代规定体现了政府对生态的保护,故选B项;唐代“断屠”的规定并未体现是受佛教影响,故排除C项;官方颁布的诏令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儒家的仁爱主张,但不能体现该主张的普及性,故排除D项。

6.史籍记载,周朝在其867年的统治中,较大的自然灾害只有89次,发生次数较少;秦汉时期自然灾害明显增多,在440年中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375次,平均1.4年就发生一次。这说明(???)

A.土地大量开垦不利于生态的平衡 B.国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所下降

C.粗放式农业经营不利于环境保护 D.秦汉时期不重视天人关系的探求

【答案】A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牛耕使用,出现私田开垦,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认,到秦汉时期,土地大量开垦,破坏生态环境,而周朝实行土地国有制,因此秦汉时期自然灾害比周朝多,故A项正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国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是不断提高,故B项错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体系的特征是精耕细作,不是粗放式经营,故C项错误;汉朝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更加重视天人关系的探求,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土地大量开垦不利于生态的平衡

【名师点睛】小农经济特点:

①以家庭为单位

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③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④脆弱性:自然灾害和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293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