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中职机械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docx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中职机械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中职机械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职机械类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以培育具备创新思维与技术实践能力的全能型应用技术人才为主,这一教学目标同“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智能制造”远景高度契合,机械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有效地契合了技术人才的高质量培育需求。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创新。在我国的全新发展阶段,所面对的国际与国内形势均更加趋于复杂,其中“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便凸显了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自身的创新能力不仅是学生掌握技术本领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若想达到创新型人才培育与产出的目的,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与精神塑造必不可少,创新是基础与核心(陈科,2021)。在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学过程中适当开展面向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活动,进一步将思政元素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融入,其得到的作用结果是:不仅可以帮助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还可以发掘学生的勇于创新精神,带动思政课程以跨学科的方式产生教学带动作用,实现协同育人的目的。

一、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伴随产业改革的渐进性深入与科技革命的多轮更迭,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创新始终占据着统领全局的核心地位。在新技术的出现与更迭过程中,学生的价值观念与交流互动方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不同文化、价值观并存,学生的主流价值观被不断冲击,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相应伴随出现了全新的挑战。

于近几年所召开的一系列面向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及思政课任课教师座谈会中,面向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出了优化方向。中职学校在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中,应始终统筹兼顾学生的德行与技能,要始终以科学、正确的理想信念作为引导,要以培育具备创新能力与实践精神的学生作为教育开展目标,思政课程可以较好达到上述目的,弥补现有思政课程中所存在的不足(聂峰、王永顺,2021)。在中职学校所开展的各门课程中均以育人为目标,并且在各个专业课程中均通过多元途径融入学生所具备的创新意识及创新潜能,通过开展中职课程,需要系统培育具有崇高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的合格中职生,进而充分、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培育创新型人才。

二、机械类课程思政建设现状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同多方教育力量与治学领域密切关联,具体包括各教学环节以及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涉及的基础性育人资源与师资力量等。思政工作不仅聚焦思政管理人员的教育责任,其更加注重协同全局的思政责任,即构建全员育人的思政教育新格局。但从当前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工作建设来看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缺乏案例资源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思政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说,思政课程就是学生于学校中学习文化知识的灵魂支柱。同人文社会科学所具备的感性、发散思维不同,理工科的有关各学科具备逻辑严谨的特征,并形成了一个严谨的教学体系,因此导致同思政元素的结合程度较浅,结合方面较少。在开展育才的过程中,理工科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育,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培养,由此出现了“专到位,红不足”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理工科教师始终以技术教学为主线,忽视思政教育的辅助作用,或者将思政教育课程作为一种固化的教育任务,顾虑思政元素是否可以显著体现在专业课程中。尽管部分教师已经充分考虑并认识到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思政教育对其的重要性,但是其培育内容的深度往往欠缺,仅停留于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并未体现针对性及特殊性。

由于机械专业是典型的理工科,因此如何将该专业的教学内容同思政教育相互结合始终是一个教学难点,只有找寻到结合契机点,才能够进一步深入推动专业课同思政教育内容的相互结合,进而实现互相补充与双向促进的教学目的。基于此,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准确对思政教育素材的直接来源进行把握与核对,要对思政课程的内部衍生力与外部拓展能力进行深入挖掘,积极探索同企业、社会进行结合的方式,以本专业课程在实践过程中所表现的难点、重点为基础,相应地在课堂中对其进行解释,以充分发挥思政教育优点,真正培育具有时代导向与符合应用需求的现代化人才。

(二)创新人才需进一步彰显使命担当

受培养模式的影响,工科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较强,但工科知识本身隐含的人文信息量较少,使部分学生仅关心提升个人知识学习技能,往往忽视如何做事做人,进取拼搏意识较薄弱。

图1

学生缺乏对知识蕴含的社会价值的思考,对课程思政的认同度不高。进入校园学习只为掌握一门技能,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会产生对思政课程的未知抵触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将其作为教学的核心点,尽量采取较为通俗易懂的教育、授课方式,对学生所表现出的个性、共性进行综合了解,并通过对学生成长路径的挖掘,对思政课程内容进行相应优化,通过上述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