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地球与地球仪
第1课时地球在宇宙中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和意义地球仪
设计说明
本节课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动手实践等方法组织教学。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采用角色扮演、资料分析等方法,完成课标要求。
2.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后,结合小组合作探究、动手实验验证,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学生采用数据类比的方法,感受地球的大小。
3.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在小组内交流、展示,最后分类梳理、总结。
4.地球仪部分,采用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模型组织教学,学生通过评价、修改自己制作的地球仪,手脑并用,了解地球仪上的点和线、特点、作用,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将地理知识内化,提升地理实践力。
学习目标
1.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人地协调观)
2.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区域认知)
3.使用表面积、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等数据及类比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 (综合思维)
4.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人地协调观)
5.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人地协调观)
6.观察地球仪,并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地理实践力)
7.在地球仪上识别地轴、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区域认知)
重点难点
重点:1.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2.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
3.制作地球仪模型。
难点: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角色扮演法、资料收集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
教学模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在浩渺的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星球,她披着蓝色的面纱,承载着无数生灵,围绕太阳不停地转动。她就是地球。
她在太空中怎样遨游?她怎样形成了今天的面貌?她为什么能承载生命的生存和繁衍?人类怎样认识和改变着她?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地球吧!
用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1.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教师:展示太阳系行星运行的动画视频。组织学生角色扮演“太阳系行星”,完成任务。
活动步骤:
(1)在一把椅子上贴上“太阳”的标签,并把它放在教室的中间位置。
(2)在这把椅子和讲台之间的地面上贴一条胶带,在这条胶带上标出1—8号行星的名称。学生选择一颗行星进行角色扮演,请8位扮演者并排站在对应的位置上。
(3)扮演者用相同大小的步子,绕着椅子转圈,并数出自己转一圈的步数,然后进行比较和汇报。
(4)各小组轮流模拟,记录数据,观察结果,建立模型。
(5)请扮演地球的同学说出他看到的行星及自己的相对位置。
总结: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按照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教师:展示太阳系示意图。地球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之一。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两者一起组成了地月系。地球与太阳以及其他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
教师:展示教材第19页图2—3“宇宙的天体系统示意”,明确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可观测宇宙的关系。
总结:在宏观层面上,地球的宇宙环境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可观测宇宙是由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组成的。
在微观层面上,地球的宇宙环境是指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通过观察、扮演太阳系行星,培养学生空间想象、模型思维、逻辑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体验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三、学习任务二
教学模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苏轼有这样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是因为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受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探索过程。让我们进行一次穿越之旅,共同穿越到古代,一起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认识地球的真实形状!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教师:古代由于活动范围很狭小,人类往往凭自己的直觉来认识世界。展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图片。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观看课件,分组探究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总结:人们是从观察到猜想再到实证认识地球形状的。古人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下列过程: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卫星探测。
(1)“盖天说”:主要观点“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认识地球教学设计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docx
-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六章世界的发展差异教学设计第二节 国际合作.docx
-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六章世界的发展差异教学设计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docx
-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地球的面貌教学设计 第一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docx
-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地球的面貌教学设计第二节 世界的地形.docx
-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地球的面貌教学设计第三节 海陆变迁.docx
-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第二节 世界的聚落.docx
-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居民与文化第三节 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docx
-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居民与文化教学设计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docx
-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docx
-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生态工程与生物安全第1章第2节我国的生态工程教案中图版选修3.doc
- 2022-2023学年小升初英语易错点专练06完形填空15篇(广州教科版专版含答案)2.docx
- 期中专项四年级英语下册(含答案)3.docx
- 期末卷(二)(含答案解析)-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 第4课欧姆定律的应用第一讲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原卷版).docx
- Unit1限制性定语从句语法讲义人教版高一英语学生版213.docx
- 2023年宁波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科学模拟卷(八).docx
-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2.pptx
- 高中政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教学设计.docx
- 体悟民间故事中的幸福--五上《中国民间故事》导读课.docx
文档评论(0)